第141章 自制弓箭(2 / 5)
〖我可真要模仿了,这可是好东西啊。
〗
〖学会了,我让我大舅焊个钢的。
〗
〖大舅:我看刑。
〗
〖不仅刑,还有判头。
〗
〖而且未来狱来狱有期待了。
〗
〖小时候没手机,要是小时候看见这,我高低得做一个。
〗
〖这要是在古代,应该妥妥的大将军吧?〗
〖古代行军为啥穿铠甲,因为弓箭手比这威力更大,距离更远,几百米都属于有效射程。
〗
〖只有将军当官的穿,士兵除了精良部队,大部分都穿不上盔甲的。
〗
〖几百米的有效射程?神射手吧?〗
〖据传诸葛连弩做的到。
〗
〖管状,蓄力激,18焦耳,恭喜你获得包吃包住资格。
〗
〖竹竿换成金属滑轨,铁钉换成弹簧板,上面焊上滑轮组,皮筋换成钢索。
〗
〖蓄力+击+出口动能>18焦耳。
〗
〖第一个弹弓不犯法,后面几个有轨道的不行。
〗
〖有待击的,都不行。
〗
〖竹改钢,绳改簧,你出图,我出车床,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
〖记得把铁钉换成锈铁钉。
〗
〖再粘上点粑粑,要稀的。
〗
〖还附魔啊?〗
〖用你的笔杆就行,俩端掏空,一段绑紧橡皮筋,笔芯当箭。
〗
〖你这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小时候经常玩,然后被罚站。
〗
〖请问能打死身高1米∽18米,8o斤∽15o的动物吗?〗
东汉末年,公安县。
“如此简单之物,居然有如此大之威力?”
诸葛亮用毛笔按照天幕图片描绘下来,嘴上笑着为张飞解释起来:“三将军,大道至简。”
“况且,说是简单,仅是对后人而言。”
“铁钉吾等尚且能造,后面的弹簧、书夹,只见其形,未解其意。”
张三爷是个直爽性子,嘴比脑子快。
“军师,你就不气天幕之人所言?”
“为何要气?”
“曹贼说自己是周公,我们说他是王莽。”
“曹贼都没生气,我为何还要和后世人生气?”
诸葛亮将墨迹吹干,递给身后之人。
“劳烦伯介,还请将此物交给我夫人,上面有我一些浅显见解。”
“有道理。”
张三爷一屁股坐在诸葛亮身旁,大大咧咧的夸赞道:“军师可真大度。”
“这诸葛连弩,应当是军师正在试制之物吧?”
“几百米,应该是指几百步吧。”
“这等神物,可得先配给俺老张!”
诸葛亮没答应也没拒绝,倒问起了张飞一个问题。
“古籍有载,言秦弩可达五百步,轻易洞穿盔甲。”
“然先汉武功最盛之时,武帝北驱匈奴,三将军可曾听闻能让人人射五百步之弩箭?”
“先汉至今四百余年,除了吕布外,三将军可还见过五百步之外,一箭洞穿盔甲之人?”
张飞悟了:“哦,原来是后人夸大之言。”
“那先配给大哥、二哥吧。”
“俺等军师把火枪造出来。”
“不过嘛……”
诸葛亮笑着补充道:“试造之连弩,稍加训练三百步不成问题,且可连十箭。”
“那还是先给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