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完全一致(2 / 3)

加入书签

特邀大理寺、礼部官员,于今日在静思台中,亲自监考所有新学子——重考策论。”

满场俱静。

施元夕轻垂眼眸。

所以门外核验文书,是为了确保他们都是学子本人。

检查入院,是为了避免有人携带小抄入内。

甚至为了可以更直接地检测出他们的真实水平,在门口时,也没有提及任何代考舞弊的事。

其目的,就是为了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要让他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重考策论。

而选择策论,则是因为策论在科举和天下读书人心中的占据着重要地位。

也较能体现一个学子的综合素质。

不过。

眼下这个场面,怕是许多人都没预料到。

施元夕注意到,有好几个学子,脸都已经白了。

这便有趣了。

施元夕轻垂眸,若真的有代考舞弊的事,那必然不是一个学子能轻易做到的,背后尚且不知道要牵扯出多少官员。

小心徐京何。

施元夕轻挑眉,所以,把代考舞弊一事挑在了明面上的人,是徐京何

周围闹哄哄的,还是有不少的学子不愿意重考。

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觉得会影响自己的评分。

可他们别无他法。

这事已经被闹得很大,若不重考,国子监的学子名声都会受到牵连。

到这个地步,他们愿不愿意已是小事。

对国子监而言,保住官学的名声和地位更加重要。

重考势在必行,他们带进国子监的所有东西,都被另外保管了起来。

徐京何让国子监的人派发了文房四宝。

大理寺和礼部的官员也被请到了静思台中。

气氛诡异,所有的人都望向了徐京何。

徐京何却并不着急,他将所有的人晾在了静思台一刻钟。

等到在场的人都坐不住时,才去而复返。

和他一起进来的,还有一人……

施元夕听到了身侧的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轻声问了句:“这位是”

那人想也没想就答道:“三朝元老林公啊,也是当世大儒!你怎么连他都不认识”

这人理所当然回了句话,才发觉不太对,一回头,看见是施元夕,微愣了下。

施元夕对他轻颔首,态度坦荡。

那学子顿时对她产生了些好奇,便多嘴说了几句:“林老前些年已经致仕,但在天下读书人心中,仍是地位超然。”又小声道:“徐司业请他老人家来坐镇,可见对此番重考格外重视。”

只怕不只是重视那么简单,施元夕面上不显,也低声道:“多谢同窗。”

她话音刚落,对方还来不及回话,上边的徐京何便道:“本次重考的策论题,将由林公现场出具。”

果然。

施元夕垂眸,林公学识了得,还有着这样的身份,由他现场出题,可以直接杜绝任何舞弊之事,且还能直截了当地试出在场学子的真才实学。

听到现场出题,许多人心头便是一慌。

等到那道由林公亲自书写的策论题展示在了他们面前后,更是脸色都变了。

今年年初,北方遭了灾,林公的策论题就是围绕着受灾来的。

难度之高,几乎可以堪比科举策论。

徐京何道:“因是特殊情况下重考,请各位尽量精简作答,答题时间为一个半时辰。”

这话一出,底下的人就再也顾不得多想,慌忙开始答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