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飙关告急,请求空军支援!史迪威感慨:中国军人世界上最优秀!(5 / 9)
。
韦维尔于1939年7月前往埃及,出任中东英军司令部总司令,他深知中东在地理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在兵力和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备战。
世界大战爆发之际,为了应对非洲的意大利军队,拒绝了丘吉尔划拨部队的命令,并且强调人在决定战争胜负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非洲战场上,曾指挥部队击败由格拉齐亚尼指挥的意军。
在两个月内推进八百余公里,俘虏意军9个师的官兵十三万人以上,缴获近四百辆坦克和一千二百九十门火炮。
正当非洲战局发展顺利的时候,丘吉尔又来干涉他的行动了。
要求他把4个师的主力调往希腊战场。
两边兵力都不足,自然两边都打不赢。
这就导致英军既没有挽救希腊战场的危机,也没有足够的兵力追击意大利军队,以抢在德军登陆前就全歼在利比亚的意大利军队。
是的,没看错。
这位将领在远东战场上的拙劣表现,实际上和一个人脱不开关系。
那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这种喜欢微操前线战场的统帅,不仅仅只有常瑞元一个。
丘吉尔也是这样子。
并且为了推卸责任,将韦维尔赶到了印度担任英军总司令。
仅仅只是上任之初,韦维尔就指出了印度军事的极度虚弱,认为缅甸应划归印度英军总司令管辖,但直到12月12日才获准接管缅甸防务。
都说国军后面都老蒋拖后腿,英军后面何尝没有丘吉尔拖后腿呢?
韦维尔拒绝国军先期入缅的本质,就是因为他颇有远见的意识到请人来容易,让别人走可是困难无比。
尤其是兵强马壮的远征军。
万一双方产生矛盾和冲突的话,就英印军的战斗力,还不够远征军收拾的。
他一边主张强调中国、印度、缅甸防务的重要性,希望引起伦敦足够的重视,又迫切的希望能够维持英国在缅甸的统治。
尤其是还有一个酷似常瑞元的领导人在上面.
既要又要往往什么都捞不着。
当看到史密斯和亚历山大二人发来的电报之时,韦维尔愁眉不展。
这是他预料之中的情况。
眼下日军突破远征军的防线几乎不太可能,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