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面子的问题(2 / 5)

加入书签

的实际指挥者。

    在他的精心策划下,联军采取边打边撤的战术,有条不紊的向塞沙洛尼基方向退去。

    一路上,后罗马帝国充分发挥对本土环境的熟悉优势,在各个战略要地布置了大量致命陷阱。

    在狭窄险峻的山道上,他们埋设了密密麻麻的尖刺陷阱。

    这些尖刺隐藏在厚厚的枯叶之下,只待唐军骑兵经过,便会瞬间刺破马蹄,让骑兵们人仰马翻。

    在茂密幽深的树林中,绊马索如同一条条隐匿的毒蛇,横跨道路。

    当唐军士兵毫无防备地踏入时,便会被狠狠绊倒,紧接着,埋伏在暗处的联军士兵便会突然杀出

    而在看似平静的河流浅滩处,暗藏的暗桩尖锐锋利,一旦船只靠近,便会被刺穿船底,导致船只沉没,士兵溺亡。

    这些陷阱时刻威胁着唐军的行军安全。

    唐军每向前推进一寸,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先锋部队常常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触发陷阱,无数年轻的生命瞬间消逝在这些精心设计的机关之下。

    不仅如此,联军还不时派出小股精锐骑兵,对唐军漫长的后勤补给线进行骚扰。

    他们神出鬼没,趁唐军不备,抢夺粮草、焚烧辎重,使得唐军的后勤压力沉重。

    原本势如破竹的百万大军,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进攻的步伐变得异常艰难而缓慢。

    与此同时,穆阿维叶充分发挥阿拉伯帝国海军的优势。

    阿拉伯海军的战船造型独特、行动灵活多变,他们对海洋的熟悉程度远超唐军。

    这些战船常常趁着夜色的掩护,靠近大唐海军的补给船队。

    待靠近后,海盗般的阿拉伯士兵便会突然发动袭击,抢夺物资后迅速撤离,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而查士丁尼也没有丝毫懈怠,他紧急征调二十万民兵生力军,日夜兼程开赴法兰克地区,加强当地的防御工事,企图凭借地理优势和人海战术,阻挡唐军的进一步推进。

    在这种腹背受敌、首尾不能相顾的严峻形势下,唐军都督李镇涛在营帐中彻夜不眠,反复权衡利弊。

    最终,他果断的做出了带兵回撤的决定。

    回撤途中,李镇涛指挥舰队凭借强大的炮火优势,对法兰克地区的沿海地带展开了猛烈炮击。

    巨大的火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炮弹如流星般划破夜空,重重地砸向沿海的城镇和村庄。

    一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