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新政引发的争议与惊喜(4 / 8)

加入书签

    “陛下,如此怕是不好开展,那些世家和地方官员势力庞大,定会反抗朝廷政令。”

    “阳奉阴违不说,光是朝廷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都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房玄龄苦口婆心地劝阻道,他的眼神中满是担忧,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

    他向前走了几步,向李承乾躬身行礼。

    “陛下又要开矿,又要丈量土地、统计人口,朝廷的钱怕是远远不够啊。”

    大臣们纷纷点头,觉得房玄龄所言极是。

    魏征此时也站了出来,他神色严肃,身着红色朝服,更显刚正不阿。

    他目光中透着一种忠诚与耿直,看向李承乾。

    陛下虽有雄心,但切不可冲动行事,我必须进谏!

    “陛下,有三种红薯土豆玉米在,陛下哪怕与世家撕破脸皮,也可徐徐图之。”

    “待三五年后,国库充盈,到时候再行改革也不迟。”

    “隋炀帝之时,就是因为隋炀帝好大喜功,一次性要做的事情太多,导致隋朝国库空虚,百姓苦不堪言,最终天下大乱。”

    “陛下乃是圣主,是万万不可重蹈隋炀帝覆辙啊。”

    魏征言辞恳切。

    他希望李承乾能慎重考虑,不要因一时冲动而给大唐带来灾难。

    陛下心意已决,这些事情势在必行,可国库的现状摆在那里,户部必然会强烈反对。

    他作为臣子,有责任让李承乾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

    毕竟治大国如烹小鲜,想要一蹴而就推行所有政令,是根本行不通的。

    大臣们暗自赞同魏征的话,觉得他说得句句有理,陛下还是太年轻了。

    年轻官员则一个个眼中神采飞扬,完全信任李承乾的任何政令。

    咸阳城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朕当然知道,可朕什么时候说过,这些钱要从国库里出?”

    李承乾反问道,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似有深意地看着群臣。

    眼神中透着一种自信与从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大臣们心中疑惑,不知陛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陛下不从国库里出钱,那这钱从哪里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