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景颇目瑙?意识链接(1 / 2)
陇川的目瑙纵歌节,是被火药味点燃的。
陆惊鸿站在晒谷场边缘时,正有个景颇族汉子举着火铳朝天鸣放,铅弹划破晨雾的瞬间,几百人的队伍突然动了起来。他们踩着象脚鼓的节奏,沿着地上用石灰画的“目瑙示栋”图案转圈,银泡项圈碰撞的脆响,竟与远处国境线上的界碑震动频率隐隐相合。
“这是‘天堂之舞’。”格桑梅朵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她换上了身景颇族的黑布长裙,裙摆上绣着太阳花,“景颇人说,跳目瑙纵歌时,所有人的‘魂’会连在一起,能听到祖先的声音。”她指着场中央那根雕满鬼神图案的目瑙柱,“你看柱顶的犀鸟,那是‘意识的信使’。”
陆惊鸿的目光落在地上的石灰线。那图案由两个交叉的菱形组成,四个角分别指向东南西北,正是《龙钦心髓》中记载的“四维通神阵”。他想起三天前收到的密信,信上只有一行景颇文:“目瑙现,众魂联,洛书藏于犀鸟眼。”
“董萨来了!”人群突然骚动起来。一个身披熊皮的老者被簇拥着走到目瑙柱下,他手里握着根铜杖,杖头的犀鸟雕像镶嵌着两颗暗红色的珠子,像是某种矿石。“那是勒萨董萨,”格桑梅朵低声道,“景颇族最老的祭司,据说能在跳舞时与战死的山官对话。”
勒萨董萨围着目瑙柱转了三圈,铜杖顿地时发出沉闷的响声。原本杂乱的舞步突然变得整齐划一,几百人的脚步落在石灰线上,竟踏出“咚-咚-嗒”的节奏,与陆惊鸿怀中杨公盘的指针跳动频率完全一致。
“有意思。”陆惊鸿嘴角微扬,“以足为卦,以声为引,这是把整个晒谷场变成了个巨大的占卜盘。”他注意到每个人的舞步都有细微差别,有的人左旋三步,有的人右旋两步,像是在演绎某种复杂的算法。
格桑梅朵突然拽了拽他的衣袖:“你看他们的眼睛。”陆惊鸿定睛细看,只见跳舞的人眼神都有些涣散,瞳孔里映着目瑙柱的影子,仿佛灵魂出窍。“这就是‘意识链接’。”她解释道,“景颇人相信,集体舞蹈能让个体意识融入‘族魂’,就像水滴汇入大海。”
这时勒萨董萨举起铜杖,犀鸟眼的红珠突然亮起。晒谷场的地面开始发烫,陆惊鸿的杨公盘剧烈旋转,指针指向目瑙柱的方向。他突然明白,所谓的意识链接,恐怕是利用特定的舞步和声波,引发群体的脑电波共振——就像现代科学说的“集体潜意识”,只是被景颇人用古老的方式具象化了。
“十年前,有个外国学者来研究目瑙纵歌。”格桑梅朵突然想起什么,“他说这种舞蹈的节奏,与古埃及金字塔里的声波频率相同,都能让人产生幻觉。”她指着勒萨董萨的铜杖,“那两颗红珠,是从缅甸运来的‘血玉髓’,据说能放大精神力。”
陆惊鸿注意到,随着舞蹈进行,目瑙柱周围的空气开始扭曲,像是有透明的丝线在人群中穿梭。他想起《皇极经世书》中“万魂同频,可窥天机”的记载,难道洛书的线索,就藏在这种集体意识的共振里?
突然,勒萨董萨的铜杖掉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响声。跳舞的人群瞬间乱了阵脚,有人捂着脑袋尖叫,有人瘫倒在地抽搐。格桑梅朵脸色一变:“是‘魂散’!有人在干扰意识链接!”
陆惊鸿看向目瑙柱,发现犀鸟眼的红珠正在变黑。他冲过去捡起铜杖,触手处滚烫,杖身刻着的鬼神图案竟在蠕动,像是活的。“是有人在血玉髓里下了‘蚀魂咒’。”格桑梅朵迅速从随身的噶乌盒里掏出颗青果,“这是藏地的‘醒魂果’,碾碎了撒在柱基上......”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摩托车引擎的轰鸣。三个穿着迷彩服的汉子冲进场子,手里举着枪,为首的脸上有道刀疤:“勒萨老头,把洛书的线索交出来!”他们的口音混杂着缅甸语,“不然这整个寨子的人,都得变成疯癫。”
陆惊鸿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