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圣物蒙尘?等待觉醒(1 / 3)
公海的晨雾带着股咸腥气,像被海水泡透的棉絮,贴在齐氏打捞船的甲板上。陆惊鸿靠在栏杆上,看雾里偶尔掠过的海鸟——这些鸟飞得很低,翅膀沾着水汽,掠过船舷时总往西北方偏,齐海生说这是“避煞鸟”,能感知到远处的煞气,就像山里的麂子能提前嗅到猎人的气味。
“‘光明号’就在前面三十海里。”齐海生用望远镜扫过雾层,镜筒上的铜纹在雾里泛着淡光,是胶东齐氏的“潮汐纹”,能借海雾聚视线,“我们的人说那船看着像艘普通的邮轮,其实甲板下藏着三层舱室,最底层是共济会的‘祭坛’,陆明远和齐连山多半在那——祭坛的地砖是用黑海的黑曜石铺的,能聚煞气,正好放他们从波斯湾带的禁术残页。”
格桑梅朵正给转世珠做“净化”,用勐库大叶种茶的茶汤轻轻擦拭珠子表面:“沐云裳说圣物沾了煞气会‘蒙尘’,就像镜子沾了灰,照不出东西。这珠子在波斯湾沾了地火煞气,得用茶水解掉,不然到了‘光明号’,认不出其他圣物。”她指着珠子表面的纹路,“你看这雾里的光,珠子在慢慢发亮,是煞气在散——它知道快遇到同伴了,在给自己‘擦亮眼睛’。”
船身突然晃了一下。不是雾里暗涌的正常颠簸,是被什么东西从侧面轻撞了一下,力道很轻,却带着股金属摩擦的锐响——齐氏的老船员赵伯攥着船舵,指节发白:“是‘光明号’的巡逻艇,用的是静音引擎,在雾里跟幽灵似的。刚才撞我们的是艇身的‘撞角’,是用南极的黑铁做的,沾了企鹅的血,据说能破船的‘阳气’,就像用冰锥捅暖炉,专破热气。”
陆惊鸿摸出杨公盘残片。残片的铜镜在雾里亮得异常,镜光穿透雾层,映出巡逻艇的轮廓——艇上的人穿着黑色制服,左臂绣着个银色的三角标记,是共济会光明派的徽记,手里的枪托缠着黑布,布上的纹路和南宫氏的鬼面纹有几分相似,显然是陆明远从关中南宫氏那学的“缠煞术”,能让子弹沾煞气,打中后更难愈合。
“他们在试探我们。”陆惊鸿把残片揣回怀里,“巡逻艇没开炮,只是撞船,是想看看我们的底细——齐连山知道我们会追来,故意让巡逻艇引我们往‘光明号’的方向走,像钓鱼时先逗逗鱼。”
格桑梅朵突然从藏袍里摸出个小小的铜铃,不是黑袍人的尸铃,是宁玛派的“醒魂铃”,铃舌是用雪山的白铜做的:“这铃能‘破幻’,共济会喜欢用‘雾幻阵’,在雾里造假船影,引我们绕路。我摇铃时,你们盯着铃响的方向走,幻阵里的假影听不见铃声,只会在雾里乱晃。”
铃铛响起时,雾里果然出现了变化——原本模糊的船影里,有个影子没跟着铃声晃动,反而往东南方退,像被什么东西拽着。齐海生立刻调整航向:“那是真的‘光明号’!幻阵里的假影是煞气聚的,能被铃声震散,只有真船有实体,会躲——就像水里的鱼,听见脚步声会往深水里钻。”
靠近“光明号”时,陆惊鸿才发现这船的诡异——甲板上看不到一个乘客,只有几个穿黑制服的守卫,背对着他们站成排,像尊尊石像,石像的脚下有圈淡黑色的印记,是煞气凝结的“煞痕”,齐海生说这是“活人祭”留下的,每站一个守卫,就得在脚下埋点带血的布,借生人阳气养煞气,“陆明远学了南洋陈家的‘养煞术’,只是把降头油换成了人血,更阴毒。”
他们换乘橡皮艇,贴着“光明号”的船身划到侧舷。齐海生用特制的钩子勾住船舷的栏杆,钩子的尖端嵌着块陨铁,碰到栏杆的瞬间,守卫脚下的煞痕突然闪了一下,像被烫到的蛇——“这钩子能破煞。”齐海生压低声音,“是用郑和宝船的锚链融的铁,当年用来钩海盗船,现在钩‘光明号’正好,它怕这铁里的龙气。”
攀爬时,陆惊鸿的手指触到船身的钢板,冰凉里藏着点异样的震动,像有东西在钢板下跳动。他用杨公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