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好演员(2 / 4)
术中的重要视觉呈现,小丑身上的颜色,主要由红、绿、蓝、黄组成,而这部电影的色调也是集中在这4种颜色的运用上。
通过画面感知哥谭市的冰冷绝望,用颜色来当作了叙事的工具,其色彩的意向性也加深了影片氛围的渲染以及内涵。
比如亚瑟与母亲互动时,虽然是暖色调,但两人却始终在阴影里,凸显出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想象中的母慈子孝。
比如亚瑟第一次杀人这组戏的色调处理,也是在这种冷蓝的颜色中,也是亚瑟第一次展现出小丑的那一面,显得毫无生机,阴冷可怕。
再配合音乐的反差,更显示出亚瑟的疯狂。
但是随后镜头一转,通过他后面一个小玻璃窗,来显示出窗户外面是暖暖的黄色调。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小丑”的剧情,不再是冰冷的青蓝色调,而是变成了温暖的黄色调。
这是反常识的处理方式——“小丑”逐渐变成了暖色调。
可以说是在色调上反常识的大量运用,才让《小丑》的逼格进一步提高。
相对来说,《小丑》的后期是很麻烦的,因为需要大量的色调处理,许多不起眼的小剧情,都需要运用对比的色调。
街道上、店铺招牌、遮阳棚、汽车、人们的服饰……都需要调整红、黄、蓝、绿色调的对比度,来加深对比和矛盾感。
这些也是电影后期调光师的职责。
在如今开始大量采用数字摄影机的时代,胶片时代的电影调光师,也逐渐被称呼为调色师。
这个其实不用管,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但不管叫什么,他们都是对色彩极其敏感的专业人士。
曹阳只给出了要求,具体的成片标准,还要通过调光师不断的实际调整一个片段,来达到最优化,只有曹阳满意了,才能以此为基准进行后续操作。
至于音乐,整体基调以低沉、压抑为主,大量使用大提琴等低音乐器营造阴郁氛围,同时通过节奏和音程的特殊处理强化角色的心理变化。
但是,在音乐的运用上,也会反常识。
亚瑟杀死母亲彻底变身小丑后,在暖黄的色调中,亚瑟开始了第二次和第三次舞蹈。
背景音乐也会从一开始沉重的大提琴,变成了轻松欢快的爵士乐,看似唱反调的音乐,会更加凸显极致的讽刺,歇斯底里的发泄,一种病态的狂欢释放。
由于色调和配乐变化太大,曹阳一直跟着后期。
一直到《蝙蝠侠:黑暗骑士》上映前的一个星期,曹阳才跟诺兰一起上了个脱口秀节目,宣传了一下电影。
在老美,脱口秀是电影上映前的主要宣传渠道之一。
在节目中,曹阳主要谈了谈跟诺兰合作的初衷,无非是从诺兰的第一部《蝙蝠侠》里,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诺兰是个很有想法的导演……
诺兰则说,当他知道自己将要与曹阳合作时,一瞬间压力扑面而来,曹阳是他最佩服的导演,是独具慧眼和很有深度的人。
在合作过程中,那是相当的愉快,两人很多想法都有共通之处,这是他为此感到骄傲的事……
大多数时候,曹阳都是在微笑着倾听,只有当主持人问道他时,他才会说寥寥几句。
而诺兰明显话就多了。
曹阳也没想到诺兰还可以这样活跃,整场节目下来,几乎都是诺兰在说,谈合作,谈电影,谈自己对蝙蝠侠漫画的认识,谈贝尔,谈希斯莱杰……
等录完节目,曹阳笑着说道:“克里斯,没想到你是这么活跃的人。”
“哈……”
诺兰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然后表示,“不、不,我平时不这样的,我知道你很少上节目,这次能跟你同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了。”
随后他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