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上天何其不公(4 / 6)
p;“看起来应该不错。”
旁边的刘盈用只有梁虹能听到的话轻声说道。
两人都是纪录片领域的专业人士,一部纪录片内容的好坏,可能单看序幕看不出来,但拍摄的有没有用心,纪录片的质量怎么样,还是能大概看出来的。
当然,也有那种为了吸引人,只有开头的序幕可以,整体却很拉胯的纪录片。
但像曹导这样的大人物,他们不相信曹导会为了吸引人,故意把开头的质量做好,后面的内容会敷衍了事。
序幕过后,依然是高质量的电影画质,解说的标准也很高,唯一让央视的几个人心存遗憾的,果然如他们所想,传统的全局观画面,传统的解说词……
到了1分45秒,出现了这一集的题目,《自然地馈赠》。
一直到第5分25秒,这部名为《舌尖》的纪录片还属于传统叙事,跟其他纪录片区别不是太大。
要说区别也有,就是画质。
至少朱同和梁虹他们,还从没见过一部要在电视上播放的纪录片,会呈现这种顶级的画质,甚至比很多电影的画质都要好不少。
“北电出来的大导演,其他不说,但在画面的呈现上,绝对是没得挑剔的。”
朱同忍不住想。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当纪录片中传来这句解说词时,小放映厅里在座的,几乎全都眼前一亮。
这句词妙啊!
看着松茸被简单的煎着,太适合这句解说词了。
小放映厅里的人,还没从这句简单却又秒到极致的解说词中回过味来呢,纪录片的画风逐渐开始不同了。
纪录片开始突破传统美食节目框架,通过食物串联起华夏人的生存智慧和情感记忆,既有烟火气又有文化纵深感。
《舌尖》随着播放,开始突破传统食材到烹饪到品尝三段式,采用了食物+人物+节气的立体叙事,这已经不是传统纪录片该有的形式了。
然后,航拍、微距、延时摄影的运用,又把食物拍出了史诗感!
朱同有些迷茫了。
这……不是说传统纪录片吗?
这算个屁的传统纪录片!
这已经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框架了好不好!
“微距镜头拍出松茸绒毛上的露珠,高速摄影记录拉面入水的瞬间……纪录片还可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