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随之而来的变化(2 / 6)
不是老美不想管,实在是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烂摊子都已经让老美政府焦头烂额了,他们根本就没办法在顾及规模巨大、业务遍及全球的雷曼兄弟投行了。
现在是9月初,曹阳再结合华纳兄弟影业总裁杰夫-罗宾诺夫的话,知道迅速引爆全球经济危机的雷曼破产时间,应该没几天了。
冷静下来后,曹阳发现了一件预料之外的事情。
原本,他是想要拿《小丑》先去09年的柏林电影节,之后等到奥斯卡结束后,再大规模上映。
也就是说,原本的计划,《小丑》要等到明年2月份后,才会大规模上映。
但是,华纳的疯狂计划,就跟这件事有些冲突了。
按照华纳的“超级”大计划,肯定不能等到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一段时间后,再上映《小丑》。
因为《小丑》变成了“预言”电影,你等到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一段时间后再上映算怎么回事?那也就失去了“预言”电影的意义。
所以,电影上映的时间点要掐准。
太早了不行。
因为观众还没“切身感受”到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不会那么认同并感同身受,也就是还没有代入感。
太晚了也不行。
那就失去了“预言”电影的意义——我他妈眼睛看到了、耳朵听到了社会的惨状,还用得着你预言?
当然,所谓的“预言”电影,若是在经济危机还没彻底爆发前,比如现在就上映,等经济危机一爆发,那就是神作。
可就像第一点所说,观众没有代入感,虽然等他们有了代入感,会觉得这是神作,可票房绝对不会太高,这就失去了疯狂炒作的目的。
幸好,《小丑》的底片会被“烧掉”,这就能为拖延一段时间上映给出最合理的解释。
所以,最好的上映时间,就是在十一月份。
九月中下旬,经济危机开始爆发,等蔓延至全球估计要十月份了,而等大家切身感受到经济危机的到来,比如失业潮、失业带来的混乱……
最少要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发酵”。
所以十一月份正合适《小丑》上映。
并且,十一月份还有一个特殊的节日,跟《小丑》宣传的某方面也契合——杰夫-罗宾诺夫说了,《小丑》底片“烧了”,但神是爱世人的,又留下了一线生机,那就是曹阳回京城时,为了更好的后期制作而带了一个备份。
所以,十一月份的特殊节日感恩节,“注定”是《小丑》最适合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