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矿场(1 / 2)
“什么叫废矿?都挖没了?”
李桐问道。
东滨产石油,有些油井采不到油之后就就封口了。
翡翠矿什么样?没见过。
吴天明解释道:“这个矿倒没有完全采空。
只是后来挖的很深了之后,采矿的人和守卫的士兵总是生病。
有些人病好点了就继续出工,但是没多久还是生病。
而且,病死了不少。
所以就没人敢挖了。”
“尘肺病?”
唐小程接触过种病人。
翻译没听懂专业疾病名词,但是他听到了尘土的尘,肺脏的肺,和疾病得病。
三个字组合后他翻译给吴天明的是“一种尘土进了肺脏后的病”
。
大差不差。
民国初,很多所谓有识之士认为阻碍华国展的罪魁祸就是自己的文字。
时任北大教授的玄同认为“华国之所以落后、腐败是因为旧的传统文化在作祟;而旧传统文化之所以这样顽固是因为汉字。
因此要想拯救华国,就必须扫除旧文化,而要扫除旧文化,就必须先废掉汉字。”
创始独秀先生也是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
他认为“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就连树人先生都喊出了“汉字终将废去,盖人存则文必废,文存则人当亡。
在此时代,已无幸运之道。”
然而,随着华国的日渐强大和ai技术的日新月异,汉字冠绝世界其他文字的先进性日渐突出。
无论从行文逻辑还是精炼通达甚至是适应环境全都是降维打击。
在英文之类的文字每天还在为新事物编造纯生词的时候,汉字却能以几千年来不变的形态来形象的表达新事物。
哪怕只看字面就能知道个大体意思。
就比如这个尘肺病,三个字一组合连那个缅国翻译也能大体叙述病情了。
再回想民初那些所谓大师,总结一句话就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吴天明听完翻译的话摇摇头说:“不是尘土引起的肺病,而是不同的癌症和其他疾病。
总之没有人愿意再靠近那里了。
嗯,你们最好也别去。
不过短时间还没什么问题。”
唐小程小声问李桐:“怎么?你要去那里啊?听着挺邪门啊?”
转念一想又说:“会不会是因为有放射性辐射啊?”
李桐点点头说:“也许吧。”
又转过头问吴天明:“吴将军,能不能告诉我具体位置?我还没见过翡翠矿呢?”
吴天明说:“行,反正在我辖区,不用看别人脸色。”
吃完饭,李桐拿着具体位置对刘天一和唐小程说:“我下午就去一趟。
你们就别去了,按吴天明的说法那里还不安全。
我就去看看,一会儿就回来了。”
刘天一和唐小程互相看了看也不再说什么。
吴天明派人开车把李桐和天狗送去矿场,而刘天一和唐小程则留在别墅享受着按摩松骨的服务。
一个小时之后车子到了离矿场还有一里地的地方,司机十分抱歉的不再往前开了。
李桐也理解,跟天狗一起步行去往矿场。
到达矿场后,李桐现这里跟自己想象当中的矿还是不一样的。
一说到矿场,李桐就以为像煤矿那种矿井和巷道的样子。
实际上这里更像一个露天的工地,旁边还有一条小河流过。
这个时候,寒丘又冒了出来。
他很开心的对李桐说:“嗯,应该就是这里,我感觉的了强烈的能量波动。”
李桐听寒丘这么说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