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晨光熹微与重任在肩(2 / 3)

加入书签

所长立刻点头,快记录。

“重点难点,在于‘逐日计划’的霍尔推进器。”

陈羽墨切换了会议室的全息投影,复杂的推进器结构图和性能参数浮现出来,

“目标是5oo万牛顿推力,秒比冲。

这意味着需要长时间、极高压强下的稳定大功率放电。

目前最大的瓶颈,在于长时间大功率放电下的电极材料和通道壁材料的抗溅射和防侵蚀问题。

以及,为其供能的小型聚变堆阵列,目前的能量转化效率只有7o,浪费严重,限制了阵列的小型化。

北大团队的等离子体湍流理论突破有望将能量损失从3o降到7,但需要工程实现。”

他看向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方老:

“方老,北大团队的理论模型转化和后续验证,高能所牵头,需要最快度拿出可以指导工程设计的参数。”

“院长放心,团队已经开始全力攻关,我们有信心。”

方劲松推了推眼镜,沉稳应答。

陈羽墨的目光转向材料研究所的周老:

“周老,电极和通道壁材料是关键中的关键,直接决定推进器的寿命和可靠性。

常温导材料虽然已量产,但能否承受这种极端环境?”

周老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他清了清嗓子。

“院长,正好借此机会向您汇报。

基于量产型常温导材料,我们材料所过去一年中秘密攻关,成功合成了一种‘加强化复合常温导材料’。

通过纳米级多层结构设计和掺杂工艺优化,其机械强度、耐热震性和抗等离子体冲刷能力提升了数个量级。

完全可以直接用作霍尔推进器的放电通道壁和电极材料。

同时,这种新材料用于聚变堆的磁场约束和能量导出环节,在99以上放电效率的要求下,也能显着提升性能,为将来实现更高效率的小型化堆奠定基础。”

这个消息让在场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这无疑是重大突破!

陈羽墨眼中也闪过惊喜:

“好!

周老,你们立了大功!

立刻将样品和数据共享给航天动力所和聚变工程中心!”

“是!”

周老朗声应道。

航天动力研究所所长柯老立刻接话:

“太好了!

有了新材料,我们就有底气进行全功率放电试验了!

老赵,你们院那边配合一下仿真和测试?”

兼任江南科学院副院长的华科院航天动力研究院院长赵老立刻点头:“没问题,老柯,华科院这边的地面测试平台全天候配合!”

随后,聚变工程中心、电子研究院、空间中心、自动化所等负责人也纷纷就自己负责的领域进行了汇报和讨论。

会议高效而务实,一个个难题被抛出,又被清晰的思路和扎实的技术储备逐一化解。

会议持续了近三个小时才结束。

陈羽墨回到顶楼的院长办公室,窗外阳光正好。

他刚坐下,秘书就送来了另一份文件——【第二届“菁英计划”

第一轮考核结果汇总】。

他翻开文件,一行数字映入眼帘:

总报名人数:2,4oo,ooo+通过第一轮考核人数:7oo,ooo+

陈羽墨的目光在这两个数字上停留了许久,尤其是那七十万的庞大数字。

相较于第一届的一百零七万报名,三十二万进入第二轮,这一次的规模几乎翻倍还不止!

这背后,是华夏年轻一代对科学空前高涨的热情和国家教育科技实力提升带来的雄厚人才基础。

虽然他知道,后面的考核会更加残酷,最终能留下的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