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家人赴京与新任在肩(2 / 3)

加入书签

他沉沉地叹了口气,

“这孩子……肩上担子太重了。

有些事,连我们都不能说,只能自己扛着。”

田老爷子也感慨道,

“是啊,他走的太快,看的太远,有时候,孤独是在所难免的。”

三个男人默契地没有再说话,陈建国迅将烟灰缸擦干收进了橱柜最里面,陈振国则走过去将客厅的窗户打开一条细缝,让微冷的空气流通,驱散那可能存在过的、一丝残留的烟味痕迹。

快而无声地完成这一切,确认客厅里再无任何痕迹后,陈建国才走到门口,对院外的女士们笑道:

“好了,赶紧进来吧,屋里暖和。”

苏晚晴、林薇扶着两位奶奶,和田夕薇一起走了进来。

“这院子就是好,又安静又舒服。”

田奶奶笑着打量。

“是啊,每次来都觉得心里踏实。”

林薇接话。

田夕薇则轻车熟路地回到了卧室,把外套挂好。

她们丝毫没有察觉,就在几分钟前,这间客厅里曾弥漫过怎样一段关于责任、压力与沉默关心的无声对话。

与此同时,庐州,江南科学院院长办公室。

陈羽墨并不知道燕京家中那段小插曲。

他正全神贯注地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审阅着面前厚厚一叠关于“鸾鸟”

空天母舰的最新测试报告。

报告上的数据详实而令人振奋。

在过去数月里,“鸾鸟”

经历了成千上万次模拟测试,涵盖了从地球轨道驻留、亚轨道机动、大气层内高穿梭到近地轨道防御体系协同等所有预设科目。

尤其是在模拟太阳系内环境的极限测试中,“鸾鸟”

的表现堪称完美。

能量核心输出稳定,力场护盾运转良好,玄女战机弹射回收系统流畅高效,各类武器平台瞄准击无误……

那份曾困扰团队的深空5o马赫以上航行导致的引擎附近材料微观形变问题,在太阳系内的模拟环境中并未出现任何异常。

报告的最终结论用加粗字体标注:“鸾鸟”

平台已完成所有地面及近地空间模拟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过设计预期,具备进行实际太空试飞的条件。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陈羽墨的指尖划过那行结论,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

这意味着一把守护华夏苍穹的终极利剑,即将真正出鞘。

然而,就在他合上报告,思绪还沉浸在“鸾鸟”

即将划破长空的壮阔景象时,一股熟悉而浩瀚的意识流毫无征兆地降临,

【最高优先级任务确认:文明火种加计划。

烛龙那独特的不带任何感情,却又蕴含着无尽智慧与威严的声音,直接在他的意识深处响起。

【任务分解中…】

【当前阶段:深空探索里程碑突破。

【执行策略:】

【1目标锚定:一年之内,完成1o万牛顿推力,比冲8oo万秒的霍尔推进器全套理论验证。

任务节点:突破高比冲与高推力并存的理论瓶颈;构建全新等离子体约束与加数学模型;完成基于小型化聚变能源的核心供能理论;实现能量-推力转化效率最大化理论论证;完成全系统模拟仿真验证。

【2技术保障:基于一级文明巅峰理论框架,提供关键理论突破方向与优化路径。

【3资源整合:宿主需主导江南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华夏电推进实验室、、华科院聚变工程研究所、华夏算中心、国家材料重点实验室等核心团队,完成理论攻关、模型构建与大规模数值模拟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