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星星之火与智慧启明(2 / 3)

加入书签

p>我们实现了:中文原生指令集

中文内核架构

中文编程接口

基础图形界面

附件为系统镜像、架构白皮书及部分核心代码。

虽显稚嫩,但确系我等心血结晶,一颗纯粹的“华夏芯”

恳请院士百忙之中拨冗一阅,指点迷津!

吾辈当继续努力,不负“菁英”

之名!

哈工大“星汉”

团队全体成员敬上。

附件里,白皮书的目录和核心代码片段清晰可见。

那行行用中文关键字写成的逻辑,虽显生涩,却透着一股破釜沉舟的锐气和纯粹。

陈羽墨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专注,手指在屏幕上快滑动浏览。

田夕薇也察觉到了他神色的变化,安静地没有打扰,只是托着腮,好奇地看着他。

片刻后,陈羽墨眼中爆出惊喜和赞赏的光芒!

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根据邮件里留的联系方式,直接拨通了对方团队负责人的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一个年轻、略带紧张却充满力量感的男声:

“喂?您好?请问是……”

“我是陈羽墨。”

陈羽墨的声音沉稳有力。

电话那头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几秒后,爆出难以置信的惊呼和压抑的激动喘息声:

“陈……陈院士?我……我是哈工大的刘启明!

‘星汉’团队的负责人!

我们……我们太激动了!

没想到您真的……”

“邮件我看了。”

陈羽墨打断他激动的语无伦次,语气带着赞许和鼓励。

“刘启明同学,你们很棒。

这份纯粹和勇气,正是‘菁英计划’最看重的品质!

从零开始构建中文底层,完全自主可控,这是真正的硬骨头!

你们啃下来了第一步,非常了不起!

我代表江南科学院,欢迎你们报名,期待在考场上看到你们的实力!”

“谢谢陈院士!

谢谢!”

电话那头的刘启明声音带着哽咽,“我们……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很好。”

陈羽墨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专业而犀利,

“现在,以一个使用者和建议者的角度,我提几点看法,供你们后续迭代参考。”

“您请说!

我们洗耳恭听!”

刘启明的声音立刻充满专注。

“第一,兼容性与生态。

‘星汉’目前更像一个纯净的‘技术演示舱’。

要走向实用,必须解决与现有海量硬件的深度适配问题,以及吸引开者构建应用生态。

建议你们下一步重点攻克通用硬件抽象层和跨平台应用兼容框架。”

“第二,万物互联基因。

未来的操作系统,核心是连接。

‘星汉’需从底层架构就融入对边缘计算、物联网协议、低功耗广域网的深度支持,使其天然适配从手机到汽车、从智能家居到工业控制的全场景。”

“第三,安全与效率并重。

中文逻辑是特色,但绝不能牺牲执行效率和安全性。

内核调度算法、内存管理、安全沙箱机制,需要用更底层的优化来保证其竞争力。”

陈羽墨条理清晰,每一句话都直指要害,为这支年轻的团队指明了清晰的技术攀登路径。

电话那头的刘启明呼吸急促,显然在飞快记录,声音充满了振奋和豁然开朗:

“明白了!

陈院士,您指出的方向太关键了!

兼容性、生态、i0t、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