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薪火相传与少年当强(2 / 3)
陈教授排面真大!”
田夕薇透过帽檐下的缝隙,看着黑压压、翘以盼的人群,清澈的大眼睛里也满是自豪的小星星,她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那当然!”
随即又紧张地叮嘱,“嘘!
小声点,别被现了!”
就在这时,礼堂入口处一阵轻微的骚动。
只见周校长和秦院长以及陈羽墨,在几位工作人员的簇拥下,沉稳地步入礼堂,走向讲台。
瞬间,所有的目光如同聚光灯般投射过去!
“陈院士!”
“真的是陈院士!”
压抑的惊呼声如同潮水般在礼堂里掠过,随即被更强烈的期待所取代,整个礼堂陷入一种肃穆而激动的寂静。
陈羽墨走上讲台,站定。
他没有穿正装,依旧是简单的黑色大衣和休闲长裤,身形挺拔如松。
聚光灯下,他的面容沉静,目光深邃而平和,缓缓扫过台下那一张张年轻、充满求知欲和憧憬的脸庞。
没有冗长的开场白,没有激昂的口号。
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平稳地响彻在安静的礼堂里,如同山涧清泉,流入每个人的心田:
“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是以一个教授的身份,而是以一个学长的身份,和大家聊聊。”
“你们现在坐在这里,是交大的学生,是华夏未来的希望。
你们所学习的知识,所掌握的能力,未来会在哪里光热?这是值得每一个年轻人认真思考的问题。”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声音里带上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回想我们国家刚刚建立之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那时候,面对严密封锁和巨大差距,有一批人,义无反顾地回来了。
钱老,放弃了国外优渥的条件,历经千难万险,他说:‘我的事业在华夏,我的成就在华夏,我的归宿在华夏’。
黄老,为了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三十载,连家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台下寂静无声,只有陈羽墨平静而有力的声音在回荡。
小田在角落里,紧紧握着小露的手,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台上那个光芒万丈的身影,心潮澎湃。
“他们图什么?”
陈羽墨的声音微微提高,带着一种叩击灵魂的力量,
“图个人的富贵荣华吗?图青史留名吗?不!
他们图的,是让积贫积弱的祖国挺直脊梁!
图的,是让我们的民族不再受制于人!
图的,是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能够有尊严地活着!”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代又一代,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人,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局面。
从‘两弹一星’震寰宇,到高铁纵横通四方;从北斗组网耀苍穹,到‘羲和’聚变燃希望…我们脚下的路,是无数前辈用热血、智慧,甚至生命铺就的!”
讲台侧后方,周秉文和几位院长并排站着,静静聆听。
周校长眼中闪烁着感慨的光芒,低声对李院长说:
“这孩子…说的,做的,不正是他心中所想、身体力行的吗?没有豪言壮语,却字字千钧。”
物理学院李院长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目光中充满了欣慰:“是啊,知行合一。
这份心性,这份担当,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陈羽墨的声音继续在礼堂里流淌,带着期许,也带着沉甸甸的嘱托:
“今天,接力棒传到了你们手中。
国家的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科技的高峰更加陡峭,竞争更加激烈。
我们不再是一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