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EAST晨光(3 / 3)

加入书签

烛龙的方案,而是以自身深厚的材料学和工程物理知识为基底,融汇烛龙的核心思路,开始勾勒:

“楚老,周老,关于第一壁材料,我有个初步的构想框架……”

他边说边在屏幕上快绘制出一个多层结构示意图,“我们可以尝试构建一个‘梯度功能化’的复合体系。

最内层,面向等离子体极端环境,采用基于高熵效应的硼化物非晶纳米晶复合涂层,最大化利用熵增抑制点缺陷迁移,这是抵抗辐照损伤的核心……”

他一层层剖析,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到那精妙的“仿生微血管”

自愈机制,将烛龙推演的复杂路径,转化为工程师和科学家能够理解并执行的具体方案。

当讲到利用伏羲芯片构建毫秒级预测模型实现等离子体主动抑制时,楚老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眼睛瞪得溜圆,呼吸都变得急促!

“毫秒级预测?!

主动抑制?!

这……这……”

楚老激动得语无伦次,他死死盯着屏幕上陈羽墨勾勒出的控制模型框架图,“如果真能做到!

这将是聚变控制领域颠覆性的革命!

羽墨!

你这思路……简直是天马行空!

又……又直指核心!”

他仿佛看到了突破稳态运行魔咒的真正曙光!

周老也震惊不已,他更关注材料部分:“梯度复合!

仿生自愈!

这结构设计……太精妙了!

羽墨,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他看向陈羽墨的眼神,充满了不可思议的震撼。

陈羽墨放下触控笔,目光扫过两位激动不已的院士,声音沉稳而有力:“思路只是方向,关键在于落地。

材料制备工艺、涂层沉积技术、多层结构连接、自愈先驱体的合成与灌注、控制模型的算法实现和硬件集成……每一条都需要最顶尖的团队进行最艰苦的攻关。

east装置,就是我们最好的试验场和验证平台。”

他看向窗外那巨大的east装置,银白色的壳体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就从这里开始,点燃‘燧人’的第一缕星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