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伏羲传承 未来期许(2 / 3)

加入书签

陈羽墨斟酌了一下措辞,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爷爷,您知道,芯片说到底,就是无数微小的‘开关’组合起来,进行运算和存储信息。

我们现在用的硅材料,做这些微小的‘开关’,已经快到极限了。

就像一条老路,再怎么拓宽修补,度也提不上去了。”

“所以,我们得找一条新路!”

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国际上最前沿的探索方向之一,就是碳基芯片。

用碳原子构成的特殊材料,比如石墨烯、碳纳米管,来做这些‘开关’。”

“碳?”

陈振国有些意外。

“对,就是碳元素,但结构完全不同。”

陈羽墨解释道,“这种碳基材料,天生就具有一些硅无法比拟的优势。

比如,电子在里面跑得更快,损耗更小,理论上能做出比硅芯片快十倍、百倍,同时功耗还更低的芯片!

更重要的是,它绕开了对最尖端光刻机的绝对依赖,给我们实现弯道车提供了可能!”

陈振国的眼睛亮了起来。

他不懂具体技术,但他懂战略!

他懂“弯道车”

这四个字在当今国际博弈中的分量!

“好!

这个思路好!”

老爷子一拍大腿。

“离真正实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核心的瓶颈需要突破。”

陈羽墨坦诚道,“比如如何大规模、低成本地制备出高纯度的、性能一致的石墨烯?如何精确控制碳纳米管的生长和排列,让它们乖乖地在芯片上‘搭好电路’?这些都是世界级的难题。”

他看着爷爷眼中燃起的火焰,说出了酝酿已久的名字:“爷爷,这条路很难,但我们必须走,而且要全力以赴地走。

我给它起了个代号——‘伏羲’!”

“伏羲?”

陈振国重复着这个充满古老韵味的名字。

“对,人文始祖伏羲。”

陈羽墨的眼神深邃,带着一种对文明传承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许,“传说中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他推演天地万物运行之理,奠定了我们华夏文明最初的智慧基石。”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芯片,是现代科技的‘八卦’。

它是信息的载体,是逻辑的基石,是推演万物、沟通万物的核心。

我们造自己的高端芯片,就是要掌握这信息时代的‘万物之理’,打破枷锁,奠定未来华夏科技文明的基石!

这,就是‘伏羲计划’的意义!”

书房里一片寂静。

窗外雪粒子敲打玻璃的沙沙声似乎也消失了。

陈振国老爷子久久地看着自己的孙子,看着他眼中那份越年龄的沉稳、洞见和对家国未来的深切责任感。

他仿佛看到了另一种战场上的运筹帷幄,另一种意义上的“为国铸剑”

“伏羲……”

陈振国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锐利如鹰,带着军人的决断,“这条路,再难也要趟过去!

需要什么支持?爷爷这把老骨头,还能替你敲敲边鼓!”

“暂时还不需要惊动爷爷您。”

陈羽墨笑了笑,语气轻松了些,“‘盘古’那边刚告一段落,年后‘伏羲’的初步理论推演和实验室验证,我会先在魔都那边启动。

等有了眉目,需要资源协调的时候,一定少不了麻烦爷爷您出马。”

“嗯!”

陈振国满意地捋了捋下巴,“你小子心里有数就行!

记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再忙,也得注意休息!

这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