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金属的脉搏与记忆的回响(2 / 3)

加入书签

料和hip过程的‘升降温率’。”

“包套?”

赵老一愣。

热等静压过程中,为了防止高温高压气体直接侵蚀工件并传递压力,需要将工件封装在一个特制的金属容器内。

通常都选用延展性好、高温下能保持气密性的材料,比如软钢或特定镍基合金。

“我们一直用的是标准的e1625合金包套,升降温率也是按标准工艺手册来的,有什么问题?”

“问题就出在‘标准’上。”

陈羽墨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仿佛在陈述一个早已被验证的事实,“我们的新型单晶合金,它的γ&039;相析出动力学对温度变化极其敏感。

标准的快升降温,会在包套与工件界面以及工件内部产生巨大的热应力梯度。

同时,e1625在高温高压下的蠕变行为,会与工件材料产生微小的、不协调的变形,这种微观尺度的‘拉扯’,恰恰是诱微裂纹和局部晶粒异常长大的元凶!”

他拿起一支笔,在报告空白处快画着示意图:“我们需要一种在目标hip温度区间下,蠕变率与我们的涡轮盘材料更接近的包套材料。

铌合金!

比如nb-1r,它的高温蠕变性能与我们新型单晶合金更匹配,能显着减少界面应力。

另外,升温和降温过程,不能图快!

必须严格控制率,尤其是通过γ&039;相析出敏感温度区间(大约0c到1100c)时,要像蜗牛爬一样慢,让温度场足够均匀,给材料内部应力充分释放的时间。”

赵老听得目瞪口呆。

陈羽墨提出的方案,完全跳出了现有工艺手册的框架,指向了极其微观的材料交互行为和相变过程控制。

这需要对两种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物理冶金行为有近乎“通灵”

般的理解!

“铌合金包套……慢升降温……”

赵老喃喃自语,浑浊的眼睛里渐渐亮起光,“有道理!

非常有道理!

我们之前只盯着工件本身,忽略了包套这个‘伙伴’的影响,以及热历史过程的精细控制!

小陈,你这思路……简直神来之笔!

你怎么想到的?”

陈羽墨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轻轻摩挲着那块报废的涡轮盘残件,指腹感受着那些肉眼不可见的缺陷所在,眼神深邃:“大概是……失败的次数足够多,连金属都记得该怎么屈服了吧。”

他前世在类似问题上耗费了整整一年半的光阴。

这份刻骨铭心的记忆,在此刻化作了宝贵的财富。

“立刻联系材料所和‘太行精工’!”

赵老瞬间恢复了雷厉风行的本色,对着旁边的助手吼道,“让他们把所有的nb-1r箔材库存调过来!

组织工艺组,重新制定hip工艺规程,重点控制0-1100c区间的升降温率,目标:每小时不过50c!

不,30c!

给我像伺候祖宗一样伺候这个温度区间!”

命令迅传达下去。

整个团队如同精密的齿轮再次高运转起来。

寻找铌合金、设计新包套、编写极其严苛的温控程序……新的挑战接踵而至,但这一次,方向无比清晰。

几天后,在“龙渊”

深处一个被严密监控的热等静压车间内。

巨大的hip炉如同沉默的巨兽。

一块包裹在崭新银灰色铌合金包套中的新型涡轮盘坯料被小心翼翼地送入炉膛。

炉门缓缓闭合。

陈羽墨和赵老等人站在控制室外,透过厚厚的观察窗紧盯着显示屏上复杂的温度-压力曲线。

这一次,代表温度变化的红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