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双妃并立,战鼓将鸣(2 / 3)
目光坚定地说道:“只要能灭了金国,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包括我自己。”说罢,她缓缓伸出白皙的双手,轻轻揭开了脸上的面纱。
刹那间,赵翊只觉眼前一亮,仿佛有一道光芒闪过。
耶律余里衍的面容绝美,不同于中原女子的温婉柔美,她有着深邃的眼眸,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高挺的鼻梁,带着几分异域的英气;肌肤如雪,透着淡淡的粉色,仿佛是天山之巅的雪莲花。
她的五官轮廓分明,美得让人窒息,这是赵翊生平第一次见到如此美丽的异域女子,一时间竟看得呆住了。
耶律余里衍接着说道:“我愿意亲自说服曾经的大辽将士反戈一击,倒向大宋,一起加入灭金队伍,并说服大辽百姓们一起归服于大宋。
只希望陛下能善待他们,像对待普通大宋百姓一样。”她微微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而且,陛下也有‘伐金’的决心,只是苦于没有‘师出有名’来说服部分朝臣。
如果陛下能纳我为妃,就可以以大辽女婿的身份,以‘吊名伐罪,为大辽复仇’的名义出兵。
我想,到时候朝臣们就再也没什么借口拒绝您出兵了。
陛下认为如何?”
赵翊听着耶律余里衍的话,心中暗自佩服。
这个女子不仅有着倾国倾城的容貌,还有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
她提出的这个“师出有名”的计策,确实妙极了,这不正是后世多尔衮打着为“明崇祯帝报仇”名义出关,收复北方官绅、地主阶层的人心,从而得到他们的支持打败南方,进而统治全国的翻版吗?
赵翊脸上露出了赞赏的笑容,忍不住说道:“善,善!哈哈,公主果然聪慧过人。
此事若成,你放心,我会待大辽的将士们和我大宋将士一样,大辽的百姓和我大宋百姓一样也一样。
耶律余里衍见赵翊同意,心中大喜,再次跪下:“多谢陛下。
只要能灭金,余里衍愿肝脑涂地。”
靖康元年四月二十六,东京城自破晓时分便被喜庆的喧闹声唤醒。
朱雀大街两侧早早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孩童们踩着板凳挥舞着纸花,老人们拄着拐杖在人群中絮语,年轻男女踮着脚张望远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好奇。
自汴京建城以来,从未有过皇帝同时迎娶两位身份迥异的妃子,更何况一位是将门虎女,一位是异国公主,这场婚礼早已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
卯时三刻,皇宫午门缓缓开启,三十六名金甲武士列队而出,他们手持鎏金长戟,身披赤色战袍,腰间玉佩随着步伐叮咚作响。
紧接着,八人抬的朱红辇轿鱼贯而出,为首的轿帘上绣着展翅凤凰,金线勾勒的尾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正是迎接折府大小姐的喜轿;
其后的轿身缀满珍珠玛瑙,轿顶装饰着银质鹰纹,隐约透出异域风情,那是迎接耶律余里衍的座驾。
两队迎亲队伍分别朝着城东折府与城西余府而去,沿途百姓纷纷抛洒花瓣,欢呼声如浪潮般此起彼伏。
折府门前,折可柔早已梳妆完毕。
她身着九凤朝服,霞帔上的金线绣着百子千孙图,头戴赤金累丝镶宝石凤冠,十二串珍珠流苏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晃。
父亲折可求亲手将她扶上花轿,老将军眼中含泪,却笑得格外骄傲:“柔儿,定要做个贤德的皇妃。”折可柔隔着轿帘微微颔首,指尖轻抚过嫁衣上精致的刺绣,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与此同时,城西余府内,耶律余里衍换上了大宋婚服。
不同于折可柔的端庄华贵,她的嫁衣以靛蓝为主色,绣着辽地特有的胡杨与雄鹰,腰间系着缀满绿松石的银带,更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眼如画。
她对着铜镜戴上红盖头,指尖不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