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破局之光,苍生之望(2 / 4)

加入书签

战场上,赵翊与金军主力陷入苦战。

金军人数众多,攻势如狂潮,宋军虽拼死抵抗,防线仍渐渐松动。

赵翊长枪纵横,身上伤口越来越多,鲜血染红战袍,却半步不退。

他心中焦急万分,不知西路战况如何,唯盼宗晴琳能顺利得手,扭转战局。

就在宋军几近绝望之时,金军后方主营火光冲天,混乱声起。

完颜崇武大惊失色,意识到中计,匆忙调兵回援。

赵翊见敌军阵脚大乱,高呼:“金军已乱,兄弟们,杀啊!”宋军士气大振,发起猛烈反击,与金军杀得难解难分。

宗晴琳在西路成功突袭后,并未恋战,率部迅速撤离。

途中,又遭遇金军援兵阻击,双方激战一场。

宋军虽奋力拼杀,终因寡不敌众,伤亡惨重。

宗晴琳带着剩余将士,且战且退,在山林中艰难周旋,直至摆脱追兵。

待两路宋军会合,望着彼此狼狈却坚毅的面容,众人潸然泪下。

此役虽重创金军,可宋军付出的代价同样沉重。

回营之后,伤者的哀嚎、生者的悲戚,交织成一曲悲壮之歌。

宗晴琳因伤势过重,昏迷不醒。

赵翊守在床边,不眠不休,眼中满是自责与懊悔:“晴琳,都怪我,让你受此重伤……”他紧握着宗晴琳的手,仿佛要用自己的体温唤醒她。

军医在旁,眉头紧锁,精心调配药剂,士兵们自发在帐外祈福,愿夫人早日康复。

几日后,宗晴琳悠悠转醒,见赵翊满脸憔悴,心中一暖,又疼惜不已:“翊哥哥,我这不是没事了,莫要再忧心……”赵翊眼眶泛红,连连点头:“醒了就好,醒了就好……”二人劫后余生,相拥而泣,那泪水饱含着对彼此的深情、对逝去将士的愧疚,还有对大宋未来的迷茫与坚定。

宋军尚未喘息,又有坏消息传来:周边疫病横行,不少士兵染病倒下,上吐下泻,营地中弥漫着恐惧与绝望。

赵翊心急如焚,一面安排军医全力救治,一面下令封锁营地,防止疫病扩散。

可缺医少药,疫情愈发严重,死亡人数不断攀升。

宗晴琳强撑病体,与士兵们一起照顾病患。她亲自熬药、煮粥,送到每一位病人床前,安慰鼓励:“兄弟们,挺住!咱们一起熬过这关,还要打金兵,保大宋……”士兵们望着她虚弱却温暖的身影,眼中重燃希望之光,微弱地回应:“夫人,有您在,咱们不怕……”

赵翊四处奔波,寻求抗疫之法。听闻山中隐士有良方,他不顾危险,亲入深山探寻。

山峦险峻,迷雾重重,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一步步攀爬探寻。

历经艰辛,终寻得草药,带回营地。在军医调配下,制成药剂,分发给病患。

日复一日,在众人努力下,疫情逐渐得到控制,营地又恢复了些许生机。

经此磨难,宋军更加团结,可兵力折损、物资消耗,让处境依旧艰难。

赵翊与宗晴琳深知,不能坐以待毙。他们决定,一方面加强训练新兵,提升战力;另一方面,派使者联络周边抗金义军,共商大计。

使者带回好消息:几支义军愿与宋军携手,还带来部分粮草物资支援。

同时,朝廷在忠良大臣劝谏下,也意识到前线艰难,拨下一批饷银、军备。

宋军上下,士气大振,仿若在黑暗中看到曙光。

春暖花开之际,宋军与义军联合,再次出征。赵翊与宗晴琳并辔而行,望着身后精神抖擞的将士,心中感慨万千。

此去前路依旧艰险,可他们心怀破局之志,肩负大宋希望,更有彼此深情作支撑,无畏无惧。

大军行至一处村落,见百姓流离失所,衣不蔽体,面黄肌瘦。

宗晴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