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实战!真定府的烽火之路(2 / 3)
犯同样的错误。
一日后,小队归来,带回了珍贵的情报。赵翊在营帐内,与几位将领围坐,听着探子详述敌情。
据报,金军在周边布防不均,重点防御几处战略要地,而真定府兵力相对薄弱,防御略显松懈。
“真定府……”赵翊目光落在地图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真定府,地理位置重要,若能收复,不仅能提振士气,还能切断金军一条补给线,为后续作战创造有利条件。
只是,敌人如此布防,会不会有诈?沉思良久,赵翊还是决定剑指真定府,他相信凭借将士们的勇猛与精心筹备,定能撕开金军防线。
大军开拔,军旗猎猎作响,将士们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着真定府进发。
一路上,赵翊不敢有丝毫懈怠,不断派出侦骑,密切关注周边动静。
行军途中,地形复杂多变,时而翻山越岭,时而涉水渡河,但将士们毫无怨言,纪律严明。
夜幕降临,大军在山谷中扎营。篝火熊熊,映照着将士们疲惫却坚毅的面庞。
赵翊巡查营地,看着忙碌有序的士兵,心中满是感慨。
这些年轻的面庞,即将面对血与火的洗礼,他必须要把他们安全带回家,更要带他们凯旋而归。
“将军,听闻此次出征,朝中有人非议,说您冒险激进……”一位参将低声说道。
赵翊冷哼一声:“若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何时才能收复山河?我意已决,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几日后,大军接近真定府。
赵翊登高远眺,只见真定府城高墙厚,城门紧闭,城楼上隐隐有金军巡逻。
他传令全军,隐蔽前行,在城外密林处安营扎寨,等待最佳战机。
此时,在大军后方,一支神秘的队伍悄然跟进。
为首的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将,身着劲装,手持长枪,眼神冷峻,正是听闻赵翊出征,慕名而来的娘子军。
她们虽为女子,却个个身手不凡,怀着报国之心,誓要与宋军将士并肩作战,抗击金军。
而前方,赵翊还未察觉身后这支奇兵。他全身心投入对真定府的作战部署。
经过几日观察,他发现金军换防之时,城东门防守略有松懈,有机可乘。
于是,他召集众将,制定了详细的攻城计划。
攻城那日,天色阴沉,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血腥的厮杀即将来临。
宋军将士们如猎豹般潜伏在城外,等待着那一声进攻的号角。
赵翊身披战甲,手持长剑,目光坚定地望着真定府城,心中默默祈祷:“此战,关乎国运,关乎万千生灵,望上苍庇佑,助我宋军得胜!”
突然,号角声划破长空,宋军如潮水般涌向真定府城东门。
一时间,喊杀声、箭矢呼啸声、撞城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金军也迅速反应,城楼上滚木礌石如雨而下,箭弩齐发,妄图将宋军阻挡在城外。
宋军先锋营的将士们,顶着盾牌,奋勇向前。
有的士兵被巨石砸中,口吐鲜血倒下,后面的战友立刻补上,没有丝毫退缩。云梯架起,士兵们攀爬而上,与金军在城墙上展开殊死搏斗。
刀光剑影中,鲜血飞溅,不断有士兵坠落城墙,但更多的人奋勇攀爬。
赵翊在阵后指挥,眼观全局,见攻城受阻,急令弩兵集中火力压制城楼上的金军弓弩手,又派一支奇兵绕道城侧,佯装攻城,分散敌军注意力。
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
宋军的勇猛逐渐撕开了金军的防线一角,部分将士成功登上城墙,与金军展开近身肉搏。
城墙上,杀得难解难分,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鲜血。
就在宋军与金军在东门鏖战之时,那支娘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