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当称一声先生(2 / 4)

加入书签

了一件人生大事,整个人的精神气都松弛下来。

    但那份发自内心的敬意,却愈发浓厚。

    “孔祭酒,您这……”

    程处辉张了张嘴,感觉舌头都打了结。

    “先生不必过谦。”

    孔颖达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他转身,缓步走回窗边的矮榻,重新坐下,然后对着程处辉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程处辉感觉自己的头皮还在发麻。

    他顺着孔颖达的示意,在对面的蒲团上坐下,姿势都有些僵硬。

    “老夫今日,是想向先生请教的。”

    孔颖达的声音将程处辉的思绪拉了回来。

    “请教不敢当,咱们……交流,交流。”

    程处辉赶紧摆手,姿态放得极低。

    孔颖达微微一笑,也不再在这个称呼上纠缠。

    他知道,有些事,做到了,比说出口更重要。

    “《传习录》老夫已通读数遍,每读一遍,便有新的感悟,却也生出更多疑惑。”

    老人的目光落在程处辉身上,充满了求知的光亮。

    “老夫不解,心学既然强调‘心即理’,人人皆可成圣,那还要我等儒生何用?还要朝廷法度何用?”

    “若人人凭心而动,天下岂非要大乱?”

    这个问题很尖锐,直指心学的核心。

    程处辉定了定神,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开口。

    “孔祭酒误会了。”

    “心学并非让人随心所欲,而是要‘致良知’。”

    “良知,是天理,是道义,是每个人心中都存在的善念与准则。只是平日里,被私心杂念所蒙蔽。”

    “心学要做的,便是拂去这些蒙蔽,让良知重现光明。”

    “一个真正致了良知的人,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自然会符合天理,符合道义,又怎么会为祸天下?”

    孔颖达静静地听着,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紧锁。

    程处辉继续说道。

    “至于儒生与法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