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密会多尔衮(1 / 2)

加入书签

数日后,黄得功的铜陵战报由快马送至了崇祯皇帝手中,当他看到两份战报后,不由得哑然失笑。

没想到这个看似外表粗犷的黄得功,也是粗中有细的一个人,他在一份战报中,详细说明了铜陵之战的始末,并将左良玉之死和江西总督袁继咸劝降金声桓等人的事迹都详细的写了上去。

而另一份战报,上面则主要写了袁继咸向崇祯皇帝替金声桓等人求情的话语,详细写了金声桓等人若是活着,会给大明朝廷带来的好处,以及可以西进收复被张献忠等部重新占据的湖广等地,并力谏崇祯皇帝法外开恩,允许金声桓等人戴罪立功,他袁继咸愿意用性命担保这些人日后绝无反叛之心。

最后。袁继咸还言辞恳切的说出了,若是崇祯陛下执意处死金声桓等人,他也愿意和这些人共赴刑场的“要挟”话语,不禁让崇祯皇帝对这个未曾谋面的江西总督袁继咸有了几分好感。

有这么一份倔强坚定的心志,果然不愧是一省总督之职。

崇祯皇帝思索片刻,随即提笔,给黄得功和袁继咸都写了回信,信中他大度的表示,既然首恶左良玉已经伏诛,自己可以让金声桓等人戴罪立功,他们由黄得功率领着,沿江北上,去收复被张献忠占据的湖广以北的土地。

而袁继咸刚正不阿,在左良玉的威逼利诱下能够坚持以大明的国家利益为上,不加以屈服,理应受到嘉奖。自己会给南京吏部下旨,令袁继咸升任江西与湖广两省总督,与黄得功一起沿江而上,去收复湖广。

而且崇祯皇帝给二人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他特地在信中亲笔写下了“凡收复湖广各府县,军中大事,皆由袁,黄二人临机决断,不必事事汇报询问,一切以收复被大西贼占据的国土为主,若有临机不能决断的大事,再向他或着南京朝廷禀报。”

写完之后,崇祯皇帝盖上御印,将信件装好后,让玄甲营士卒给黄得功送了过去,并嘱咐此人,就不用回来了,留在黄得功军中。

那人会意的点了点头,双手接过信件,领着一队玄甲营士卒策马离开了。

随即崇祯皇帝站起身来,微微皱起眉头,目光的焦点都聚集在了河南西南部和南部的潼关附近。

最近的这些情报都表明,在豫西和豫南两个地方,均有战事发生。

而他因为黄河决堤,只能被绊在豫东,一时半会儿无法带着大军前去“凑凑热闹!”

这让崇祯皇帝内心焦躁的如同猫抓一般。

他有些烦躁的在屋内转了两圈,看着玄甲营士卒们在外边帮着开封府内百姓重建家园的模样,他又转头回到了立着的舆图旁,目光闪烁,仔细思索起来。

渐渐的崇祯皇帝的目光明亮起来,他重重地一拍手掌,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定。

……

顺天府,京师城内。

摄政王府内,午时,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此刻却迎来了一名不速之客。

一名百姓装扮的男子,带着方巾,冲着摄政王门房仆役,拿出一面令牌,还有十两银子,用满语低声说道:“在下有要事要秘密禀报摄政王大人,劳烦通报一声。”

本来正躺在椅子上打盹的门房的仆役,闻言微微有些不快斜眼看了一下布衣打扮的那人,在看到那面令牌时,迷离的双眼立马睁大,这可是满清八旗军中甲喇额真的令牌!

此人已经是满清嫡系的八旗军队里的高级军官了。

那名有些年老的门房仆役,立马从椅子上身手矫健的蹦了起来,双手接过令牌仔细查验了一番,肯定这是真的后,他不动神色的将那十两银子放入袖中,脸上堆起笑容冲着拍着袖子,他打了个千道:“啊,这位甲喇额真大人,奴才给您请安了,快请进,那个谁,快将这位大人迎到前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