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此子类我(1 / 2)

加入书签

卫青和霍去病都表示赞同。

联合涨价就是一次试探,要是朝廷的反应不够强硬,西域诸国以后会变本加厉。

“直接出兵的话理由不够。”

刘彻也赞同出兵,但没有足够的理由。

除非大汉打算一次性将所有参与的西域国家都消灭掉,但随之而来的治理成本又太高,会拖垮整个帝国。

打下来不等于守得住,守得住不等于能治理。

西域地广人稀,治理成本太高,不符合大汉如今的策略。

“陛下,可以让楼兰国找理由,攻占几个参与此事的小国,他们自然会明白是为了什么。”

楼兰国距离大汉最近,关系又最为亲密。

棉花贸易中,楼兰国同样有份额,却没有参与到涨价事件中。

龟兹国等西域国家,也根本没有联络过楼兰,他们怕楼兰人给大汉通风报信。

刘彻闻言一笑:“你这是以夷治夷么。”

西域各国的风俗与大汉差别很大,朝廷就是攻占某个国家后,也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掌控。

设置西域都护府,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利用西域各国之间的矛盾分而治之。

用楼兰人攻打其他国家,算是西域内部矛盾,哪怕他们明知这是大汉的报复,也难以团结在一起对抗楼兰。

楼兰可以借机扩大版图,又没有风俗上的巨大差异,可以消化掉占领的领土,真正的将他们灭国。

而楼兰距离大汉又很近,处于大汉的威慑之下,轻易不敢反叛大汉。

“灭掉一两个小国,让他们知道后果也就够了,

楼兰过于强大,并不符合大汉的利益。”

这话只能陆鸣亲自来说,卫霍二人不适合说,要是等到刘彻来说,就成了皇帝不满之后的敲打。

大家都是聪明人,没必要让事情发展到那一步。

即便楼兰王是自己的小舅子,陆鸣当然还是以大汉的利益为重。

大汉周边,不适合出现一个统一的强大国度。

主体战略定下,几人又开始商议通商问题。

“生意还要继续做,该赚的钱不能少,不能因为反击就不要挣钱了。

对参与涨价的国家要加收商税。

他们靠着大汉的商品赚的盆满钵满,仗着有点棉花就想对大汉联合涨价,那就让他们知道,大汉的钱,不是他们想赚就能赚的。”

他们商议完成,太子府那边也快要得出结果。

“公羊和谷梁的处理方式果然不一样。”

刘据感觉到的差异很明显。

董仲舒的态度就很强硬,龟兹国敢联合西域各国一同涨价,对大汉的威严是严重挑衅,必须强硬回应。

给西域人足够的教训,让他们以后都不敢再有这种行为。

荣广则是强调,联合涨价虽然恶劣,但是不值得大汉投入太多精力去反击。

反击手段要控制在贸易层面,避免发起直接冲突。

“太子殿下,对于西域各国,小惩大诫即可。”

张贺默默观察两人,心中也在琢磨对策。

事情传到长安后,朝廷就已经做出过应对,直接宣布暂停购买涨价国家的棉花。

父亲曾告诉他,事情并没有结束,朝廷必然会有下一步措施。

眼下看来确实如此,陛下并不准备放过此事。

恐怕除了太子府,陛下那边也在研究后续措施。

“子献,你觉得朝廷应该如何应对。”

听到太子问自己,张贺连忙起身。

“太子殿下,臣以为夷狄者豺狼也,如今的联合涨价不过是他们的一次试探。

大汉要是不做出强硬的应对,他们只会认为大汉以后还会妥协。

西域小国众多,可以挑选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