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那就等她死吧(2 / 2)
笑容。
“小初啊,你终于回来了,我就知道你是一个好同志!不仅培养出优秀的超级南瓜,还培养出超级玉米和水稻。
我今天早上看到你们陆书记报的产量,就马不停蹄地上报了。”
“来,我跟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李市长;还有这位是研究水稻育种的专家刘向容博士。”
林若初不卑不亢地跟李市长问了好,才看向刘向容。
她记得上辈子就是刘向容把赵婉晴收为关门弟子的。
“刘博士,您好,我一直有在报纸上关注您带领团队在高产水稻研究上的进展,尤其是您培育的那几个抗旱品种,在咱们这边的山区特别受农户欢迎,没想到今天能有机会见到您本人。真是三生有幸!”
“过奖了。”刘向容推了推老花眼镜看向林若初,“林同志,你才是后生可畏,你培育的超级因种子,才是令人佩服。
不知道你是怎么培育出超级因种子?思路从何而来?”
林若初笑了笑,镇定自若地开口,”我是受到你的在报纸上发布在抗旱基因标记上的论文,就给了我很大启发。
这并非是我培育,是我在后山的野生稻中发现了一株特别的水稻,它长得很好,颗粒个个圆润饱满,我便把弄了回来,我发现它对光周期的响应比普通品种敏感30%,后来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了三次迭代转化(巴拉巴拉)…………才有今天这超基因种子。”
刘向容浑浊的目光骤然发亮,“你能发现并且把它转化出来,也很厉害了。”
“我纯粹凑巧而已,没想到就成功了。”林若初十分谦虚。
刘向容又拉着林若初高谈阔论,从基因序列的碱基配对聊到染色体组的空间结构,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说到种子的三系配套体系。
林若初都很认真地听,并且偶尔说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往往都让刘向容茅塞顿开,并且越说越多。
还好,林若初知道会有这一天,一早就兑换了未来三十年农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她记得上辈子刘向容找到赵婉晴的时候就问过这些问题,可惜当时的赵婉晴支支吾吾没回答出来。
刘向容当时的表情很奇怪,但最终还是收她为关门弟子。
此后,赵婉晴身边就多了两个时刻跟着她的保镖。
现在结合刘向容来找她,她知道就算再低调,她也引起了别人的怀疑。
可她也不会蠢的说自己培育出来的,而是巧合发现的。
这样,对方就没有理由怀疑她,并且她有这方面丰富的知识,足以抵消质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