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开放集体经济副业(2 / 3)
售的余粮。
“原料够不够?”
“工分怎么算?”
“油卖了多少钱?”
他边看边问。
周婶抹着围裙笑:“上个星期榨了三千斤花生,出了八百斤油。
队里留两百斤给社员换盐巴、火柴,剩下的卖给供销社,挣的钱给队里买了化肥,给娃娃们添了课桌椅。”
下午,周永健去了几个社员家。
王大娘家在村头,儿子在县里当工人,她攥着周永健的手掉眼泪:“我家那五亩花生,以前卖给国营厂,每斤才八分。
油坊收九分,还不要排队。
要是油坊关了,我这花生咋办?”
李大爷抽着旱烟:“国营厂压级压价咱受够了!
前年我家榨油,明明是二等花,偏说三等,每斤少给两分。
蛤蟆湾油坊这边实诚,过秤时还要多搭半两。”
第三天,周永健直接去了镇上国营榨油厂。
干事张亮三十来岁,戴着眼镜,见他进来,皮笑肉不笑:“周主任大驾光临,是要查我们‘阻挠运输’?”
“听说有人以‘统一管理’为名,不让各队运原料?”
周永健直入主题。
张亮翻出本子:“各队原料质量参差不齐,统一收购才能保证油品标准。
再说了,集体副业得服从国家计划……”
“国家计划是为了让社员增收,不是让少数人卡油水。”
周永健从包里掏出一沓收据,“这是蛤蟆湾油坊给社员的收购单,每斤比你们高一分;这是周婶的账本,三个月给队里赚了五百块。
你们呢?去年收购了多少原料?利润多少?分给社员多少?”
张亮的脸涨得通红。
这时,门外进来个穿工装的青年,是榨油厂的运输员老赵,压低声音:“张干事,县革委会来电话,说有人反映你们私设关卡,不让生产队运原料……”
张亮脸色骤变,摔门而去。
回到公社,周永健连夜写了调查报告。
县革委会很快批复:国营榨油厂干事张亮因滥用职权、扰乱市场,移交公安机关;黄铁柱领导下的国营榨油厂存在压级压价问题,责成重新核定加工费,厂长黄铁柱停职检查;蛤蟆湾等队办油坊符合集体副业政策,予以支持。
此刻站在主席台上,周永健望着台下的江奔宇,对方正用力鼓掌,手都拍红了。
“同志们!”
他提高音量,“所谓‘强制指定去国营厂’是谣言!
真正该查的,是那些想把集体副业变成‘私人提款机’的不法分子!”
台下炸开了锅。
三合队的赵大强踮着脚,举着手喊:“周主任,那我们能去蛤蟆湾榨油不?”
他四十来岁,古铜色的脸膛,是队里的种粮能手,去年试着种了半亩花生,正愁没地方榨。
“当然能!”
周永健笑了,“集体副业要百花齐放!
国营厂是主力,队办的副业油坊是补充,既能方便社员,又能让集体多挣钱。
管理办法下周就下,原料怎么运、油怎么卖、工分怎么算,都写得明明白白!”
“那我们队的棉花能不能也办个小轧花厂?”
后排传来女声。
“只要符合政策,支持!”
掌声像浪潮,拍得横幅簌簌响。
周永健注意到最前排的王婶抹着眼泪,怀里的小孙子抓着她的衣角,也跟着拍巴掌。
散会时,夕阳把晒谷场染成蜜色。
江奔宇攥着周永健的手,指节白:“周主任,我昨天还在油坊转了半夜,就怕这炉子刚烧起来又要灭……”
“你做得对。”
周永健拍拍他肩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