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龙卷风?不好意思,从此只有一个卷风!(1 / 6)
首日十七万册的销量离不开前期的宣传和刘一民本身影响力的助力,但这也是实打实的十七万册。内容如果不被读者认可,就算是泼天盖地的宣传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尼琪看到数据的第一时间想到的事情就是给刘一民报喜,一封封报喜的电报由出版商发出送往中国。
尼琪发完电报之后,没有洋洋自得,而是在想如何能够将销量刺激到最高。
经过跟自己的哥哥亨利.诺伊斯商量,他们决定在电视上策划一起刘一民书籍专题讨论会,由读者和相关专家一起参与,重点讨论的是《一个人的朝圣》。
“美国人民应该接受一场友谊和亲情的洗礼,电视机和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淡漠了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我们要重新认识到这种关系的伟大。”亨利.诺伊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说道。
除了准备一场电视讨论会,尼琪还发动自己的在文学界的关系不断的地在报纸上发表文学评论。
这些商业性极强的文学评论上,总是出现一些“不得不读”、“人人都应该看一看”的字样。
美国报纸疯狂追捧之外,欧洲的报纸也快速跟上,各大出版商都齐齐发力,准备大赚一笔。
英国《泰晤士报》的文学评论标题为——《从遇见‘李明德’的那一刻起,我再也不想离开他。》
李明德,正是《一个人的朝圣》里面的男主人公。
法国《费加罗报》——《我们这一生,都应该来一次勇敢和安静的旅程。》
德国《德意志日报》——《即使我们有性格上的弱点,也能带来振奋和救赎》
日本《朝日新闻》——《一名中国退休老人的一百三十天和一千六百公里。》
巴西《环球报》——《感动全球无数读者的东方文学著作,从荒谬的想法到感动世界。》
刘一民的书从来没有在南美出版,南美国家大多用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这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在南美留下的殖民印记。
他们当地看到的刘一民的作品,大多来自于葡萄牙和西班牙出版社。
此次《一个人的朝圣》在全世界范围内畅销后,出版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南美洲出版社决定前往中国,跟刘一民签订在南美洲出版协议。
燕京,四合院,刘一民躺在摇椅上看着手里的电报,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微笑。
这是各大出版社向刘一民报喜的电文,除了具体的销售数据外,还有他们接下来的宣传计划。
最重要的是,各大出版社都想邀请刘一民到他们所在国演讲,或者给当地的读者写一封信。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