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成立《青年夜话》栏目(2 / 6)

加入书签

帮人是被西方的写作技巧给蒙蔽了,恨不得去舔西方作家的沟子。”刘一民直截了当地骂道。

    陆遥短暂的惊愕过后,笑着说道:“是啊,你这话我太喜欢了。他们那样讲,我心里面就直打鼓,怕写的不好。

    一民,你现在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领袖,我就直接买张票来燕京找你来了。你要是觉得不好,我立马就撕了,你要是觉得好,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写下去。”

    陆遥说到最后,气愤地说了好几句西北特有的脏话。

    陆遥《平凡的世界》发表和成名的过程都十分坎坷,第一部先是被《当代》的编辑打脸式退稿,这种退稿方式连《当代》编辑周昌义的同事都觉得太过直接,应该委婉由领导退稿。

    转到其它出版社,对方也觉得太土,属于“恋土派”,最后才发表在了《花城》上。

    发表之后,评论界对此基本上都是批评声,导致《花城》不敢再发表第二部了,于是第二部没有在任何杂志上发表。

    第三部陆遥已经不敢再投知名杂志了,交由《黄河》杂志发表。

    直到第三部发表之后,中央广播电台对《平凡的世界》进行播送,彻底带火了这本书,连播三遍听众达三亿次。

    刘一民说道:“这就是我常说的,文学界对于表现形式的追求跟读者对现实主义作品的喜爱形成了矛盾,文学界的有些人总喜欢写点‘洋气’的,看到自己的东西,觉得土,甚至是憎恶。

    读者会为好的作品欢呼的,陆遥,你第一部抓紧写完,不投其它的,就投《人民文艺》,他们会发表的。”

    “他们要是主动发表还好,你千万别为了我找上《人民文艺》。”

    刘一民看陆遥踌躇且倔强的样子笑道:“放心,当年《人民文艺》请我和子龙同志当编委的时候,我们就说过,《人民文艺》是要坚持现实主义文学的道路的。”

    刘一民准备带着陆遥去《人民文艺》转一圈,中文系还没放假,不过刘一民一切事情都安排完毕,学校去不去都行。

    到了《人民文艺》,陆遥将稿子递给了崔道逸。

    崔道逸先问候了一下陆遥,接着冲刘一民说道:“一民,你昨天的访谈,用我们东北话就是贼拉好。博古通今、东西汇融的典范,史料信手拈来,今天晚上央视播出现场采访,我们都等着呢。”

    “电台将昨天的内容重播了一遍,我今天上班来的路上,还看到有人还在听广播”许一接话道。

    王濛出来招待了一下刘一民,询问刘一民有没有什么新的。

    “王濛同志,你看看陆遥同志的,我的嘛,暂时保密。”刘一民指了指路遥的稿子。

    王濛走到崔道逸旁边,耐心地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