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最美的青春》发表(4 / 7)

加入书签

;“唉,说什么打扰不打扰,我还以为下雨你要不来了。快请进,快请进,你就是我今天最大的贵客。”程思远拉着刘一民的手往里面走。

    程思远跟着李宗仁归国之后,就住在了东总布胡同。

    这个胡同可是不一般,位置在王府井东侧,燕京饭店后面,北面就是被杨诲教授火烧的赵家楼,这胡同一直都是政要云集的地方,美国的史迪威也曾经在这里住过。

    院子里面的摆设很简单,程思远邀请刘一民坐到书房聊天,走进书房后,程思远打开窗户,看着屋檐下落下的雨说道:“你听过蒋捷的听雨吗?”

    “我会。”

    程思远打着拍子吟唱道: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您这不是僧庐,是首都的四合院。”刘一民回答道。

    “哈哈哈,是啊,我好一点,没有一个人站在僧庐下忧国忧民,叹壮志难酬!”程思远笑道。

    这首诗以三段人生听雨的不同感悟,诉说了世间变幻,岁月无情,不变的是雨,变的是自己。

    两人的谈话以一首诗作为开局,程思远再次说道:“台儿庄大战时我在白健生身边任职。白健生和德公(李宗仁)经常会提起此战,此战是大悲之战,也是其平生得意之战。”

    程思远找出地图,向刘一民再次讲了起来,不过他的视角主要是李宗仁的视角,从全局来看的。

    “德公是地方系将领,跟中央军本来就不合,但这一出身,也让他善于团结杂牌军。为了团结西北军,德公跟西北军的庞炳勋称兄道弟,邓锡侯的川军没人要,德公要。

    川军可怜啊,千里出川受到百般刁难,阎锡山一脚把他们踢开,第一战区程潜拒之千里之外,在德公这里受到重用。川军死战不退,也算是投木桃报琼瑶。

    唯一团结不了的就是中央军汤恩伯,要是他能够迅速点,还能歼灭更多的鬼子。这里就是汤恩伯的所在地,一个军团长畏敌如虎”

    程思远指着地图上的地点,并说出了这里的山川地貌走势,看来他的确听李宗仁讲了不少。

    “汤恩伯的五十二军军长关麟征颇有血性,要不是他汤恩伯估计一早就跑到金陵去了。台儿庄战胜之后,受汤恩伯保存实力的影响,西北军也不敢再猛打猛冲了。”

    程思远认为光头因为对李宗仁数次逼宫产生阴影,始终认为他会拉拢杂牌军,李宗仁为西北军和川军说好话,都被认为是如此。

    “一个战区司令长官,手里没有把米怎么行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