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教材教育部审核通过(2 / 6)

加入书签

几个教授走进办公室找他们聊天,都知道他们教材已经编完了,现在又没什么事情。

    吴组缃甚至在煤炉旁边烤起了红薯,等烤熟了刘一民也拿起一颗尝了起来,味道还真不错。

    “好了,几位教授你们聊天,该我上课了。”刘一民擦了擦手起身说道。

    “去吧,去教室里面受冻吧!”孙玉石调侃道。

    刘一民走出办公楼,迎面而来的凉空气让他精神了起来。办公楼里面都是煤炉的味道,时间一长,头晕乎乎的。

    到了大教室,很多学生已经在等着了。门窗关的严严实实,但里面的温度仍然上不去。

    刘一民摊开讲义说道:“同学们,今天给大家讲殖民对文学的影响,以及后殖民地时期的文学思想。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彻底的去殖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在黑板上写完标题后,刘一民坐在讲台后面,双手捧着热茶杯,双脚轻轻地踏着水泥地。

    11月底,燕京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度以下。

    学生讨论完之后,刘一民敲了敲黑板说道:“对,大家说的没错,就是语言、文字、文化。为什么殖民者占领之后首先做的是摧毁原民族的信仰,原民族的语言,文字。

    种族的不同是没办法改变的事实,除非清洗或者将原住民给赶走。美国对印第安人采取的就是清洗加驱赶的方式。

    种族不同,但是做到语言、文字文化的相同之后,原民族就已经没有根了,它已经跟殖民者绑定在一起了。

    长达几十年的殖民,足以改变一代人,改变一代人的语言、文化、文字,再加上通婚,同化。新一代的原住民对殖民者的仇恨大大削减,甚至出现认贼作父的情况。

    为什么法国从非洲大陆退走了,但仍然能够对非洲大陆敲骨吸髓,这就是原因之一。它对非洲殖民的历史长达百年,所以法国的影响力,将会在非洲长期存在。直到再经历一个时期,非洲大陆去‘法国化’完成.”

    刘一民抛砖引玉之后,开始讲殖民对文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几个殖民地的典型表现。

    课中休息的时候,刘一民下去跟学生们聊天,看到了正坐在后排记笔记的余桦。

    “你怎么在这儿?”刘一民疑惑地问道。

    余桦起身自来熟一般跟学生打了一个招呼:“刘一民同志,我这不是闲的没事儿干,过来听听课,进修一下。”

    “稿子改完了?”

    “就那点东西,一天就改完了。”

    周燕如让余桦改稿,余桦不知是不是懂改稿挣不贴的规矩还是怕改的太久了不给发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