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就这?你们攻击力也不行啊(4 / 6)

加入书签

也不是军人,有什么事情记得跟我打电话,有些苍蝇嗡嗡乱叫也不要太放在心上。”

    车子离去之后,刘一民提着包往华侨公寓走去。门口门卫看刘一民的眼神都变了,平常不是骑摩托吗?什么时候坐上轿车了?

    门卫好奇地走到刘一民面前,刘一民下意识地摸了一下口袋,没烟给了。

    “同志,这是军牌啊?”门卫试探着问道。

    “是吗?光坐了,没看是啥牌!”

    “我看里面的人穿军装,还是老干部,你关系可够深的。”

    刘一民笑眯眯地说道:“别瞎猜,这都是军民鱼水情!”

    7月中旬的燕京,将公寓楼都给晒穿了。打开门的一瞬间,刘一民就感觉到一股热浪朝自己喷涌而来。

    和客厅同宽的阳台平时采光好,夏天可就遭老罪了。刘一民先把卧室的空调打开,然后到浴室冲个凉。

    睡了两个小时左右,刘一民起身来到书房。书房的桌子上摆放着报纸和杂志,看摆放的位置就知道是朱霖特意放在这里了。

    杂志是最新一期的《人民文艺》,封面上写着“《美国行记》——青年作家在美国的二十个日夜见闻”。

    《美国行记》的论文在散文栏目的第一页,刘一民简单的翻看了一下就将杂志收了起来。

    接着拿起报纸,报纸分为两摞,一摞以《人民报》、《中青报》等严肃官媒为主。

    另一摞则是一些小一点报纸,以一些晚报为主。

    刘一民还以为是按照报纸大小分的,两摞都看完才知道,这是按照赞扬还是批评分的。

    小小的一张书桌,还有赞成派和反对派,朱霖的贴心让刘一民心中一暖。

    《中青报》和《人民报》这类的官媒延续了上次树立典型的正面宣传口径,并加入了对散文内容的见解。

    比如《中青报》于佳佳写了一篇评论《通过刘一民同志的视角——当今青年如何正确的去看待西方?》

    大官媒除了“不可抗力”外,自然不可能去过稿反对的文章,但一些小报给了这些“反对者”的机会。

    也不知道朱霖从哪儿搞来这么多的小报。

    刘一民看完这些文章之后,心里面只有一个评价,那就是“就这?也不行啊!”

    攻击力远远没有以前那么强了?怎么随着时代的变化,反对者老了?喊不出来了?

    《心离美国太近?这是对当代青年的污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