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刘教授上课赢得满堂彩(2 / 5)

加入书签

nbsp;   但不是说他们没什么成就,他们在其他道路上的成就还是有的。

    金77、银78,之后的学生远不复师兄师姐的风范了!

    不过确实印证了燕大中文系的那句话“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比如下面的学生谢拧,当过燕大的校级领导。其余的教授或者是学者,也有那么一堆。

    不过他们比77级、78级学生有一个好的地方在于,他们入学的基础比77级和78级强。

    “刘教授,我以前听过你讲的法国先锋文学,我想问一下,法国的先锋文学出现是不是也是因为时代?”学生张黎站起来问道。

    “当然是!”

    “能给我们讲一讲吗?”

    “法国的先锋文学在二战前就已经有了,这是因为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脱离了传统,开始变得破碎

    文学也开始脱离传统,这一部分作家开始挑战传统写作方法,当然这只是其中之一。

    法国一直是革命的摇篮、巴黎公社和一战,给社会带来了创伤,人们对理性和未来感到迷茫和焦虑.”

    刘一民语速很慢,就是怕这些学生理解不了,可以随时进行打断。

    等刘一民讲完之后,下面又有人提问:“刘教授,既然先锋文学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和生活的现代化,人们的思想遭受到冲击,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那你觉得咱们国家未来会出现先锋文学吗?

    毕竟改革开放给大家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如果想让我确定的回答的话,我觉得会。”

    刘一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奋进的一代、迷茫的一代”。

    “在改革开放之时,我们是接受外部信息最快的一个群体,但同时也是最迷茫的一个群体。

    我们迫切地想要改变国家,但往往是想的太多,能做的有限,于是我们就会陷入目标的远大和现实的渺小之间——迷茫,甚至会动摇!”

    “那我们如何不迷茫?”

    “做好一件件小事,不要好高骛远,坚定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信心!”

    课堂铃声响起,81级中文系两三百名学生同时鼓掌,齐刷刷地站起来,大声地说了一句:“刘教授,再见!”

    “咱们下周见!”刘一民笑着说道。

    有人嘟囔道:“刘教授讲的这么好,应该多安排点课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