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老徐同志,这次带你挣美元(2 / 5)
bsp; 刘一民对曹禹这个创作理念也十分认同,文艺作品是给大部分人看的,不是供一小撮人拿在手里面把玩的。真正的文学作品,应该在人民群众中间产生广泛的影响力。
知识分子最喜欢标榜的是文艺作品的批判和启迪作用,那只给一小部分人看,能起到全社会的启迪作用吗?
“另外,你的这个写同性之间这龙阳之好?有什么深意吗?”
曹禹本来想说鸡奸的,但想到自己的身份,又立马端了起来。
“我只是想从这个行为来暗示这名嘿人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加深了读者对嘿人处境的同情,更大力度刻画了主题的‘偏见’。”
“孤独、偏见和改变。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美国的朋友,我觉得发表是没有问题。就算是在美国发表不了,也可以投到《花城》,他们最近上面发表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外国风格的不少。”
曹禹这种地位的剧作家,在东西方文艺界都有熟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曹禹打心眼里认为这部很好,要是不能直接发表在美国算屈才了。
发表在国内的话,说不定会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国内的反美作品,那就增加了它的政治性,弱化了它的文学性。
“你还得找人翻译一下,心里面有没有人选?”曹禹问道。
刘一民本来想让李聪仁翻译,但是他中文很多地方还不熟悉,让他翻译自己也不放心。
“徐驰,我们在法国合作就很愉快,我也相信他的英语水平。”
“徐驰啊,他确实可以!”
曹禹表示认同,徐驰和刘一民在法国的事情,巴金和李晓林都跟他讲了,巴金评价访法团是一头栽进法国,他们两个人是一头栽到法郎里面。
曹禺说完,又说道:“徐驰同志多大年纪了,还跟着你熬夜。他从法国回来就调往鄂省了,最近燕京文联有会,就刚好来了。我打个电话问一问,他是在作协招待所还是在交道口伍将军家里。”
曹禹打了个电话,徐驰现在正在《诗刊》编辑部叙旧,就住在作协的招待所。《诗刊》杂志的成立就是徐驰率先提出的,来到燕京跑到《诗刊》杂志看一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离开人艺,刘一民跑到作协招待所和《诗刊》,得知徐驰出去见一位朋友去了,晚上才能回来。于是刘一民在《诗刊》编辑部喝了一杯茶,就溜到了老马的锅炉房。
不溜不行啊,不能聊的太多,邹获凡聊着聊着就就会聊到新诗上面。邹获凡埋怨刘一民很久没来《诗刊》编辑部了,像是把他们给忘了。
“人艺跑得勤,《诗刊》自然就来的少喽,老葛,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邹获凡酸溜溜地说道。
还是老马这里好,老马正坐在墙根儿晒太阳,嘴里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