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我想挣美元(2 / 5)

加入书签

,他们也有责任。”

    曹禹说到最后,声音有点激动。

    刘一民想起来,巴金之所以这样想,应该是在回国的欢送会上,里面有不少的留学生。这些人愿意回来的有,不想回来的也有。

    “尤其是后面,这对话就很感人。【建设祖国不分你我,这里也是我们海外华人的家啊!】,一民,能想到到《剧本月刊》上发表,师姐没白疼你,只不过这一期的版面已经安排出来了,等下一期,我给你刊登上去。”

    万方说完,又想起来:“你这个剧本准备给哪个电影厂拍?”

    “沪影厂的编辑找到了我,我想先给他们看一看,如果不用的话,我再投给北影厂。”刘一民直起身子说道。

    万方嗤笑了一声,带着几分打趣:“他们还能不要?他们想干什么?还想不想拍出好电影了!”

    “师姐,你这样说,就有点帮亲不帮理了!”刘一民也开起了玩笑。

    “我帮亲也是帮理,谁让你的剧本就是理呢!”

    曹禹抱着膀子说道:“要是这样的剧本不拍出来,那才是真的没理了。不过毕竟是第一部爱情题材的电影,电影厂要是有顾虑也是应该的。”

    “老师,这不是爱情片!”

    曹禹和万方疑惑地抬头看着他,不叫爱情片,难道还叫爱国主义教育片?

    “这是以庐山风景为主的风景抒情片!”

    万方乐的直拍大腿:“见过主意正的,没见过你这么正的。”

    曹禹笑着站了起来,舒展了一下身体,冲着刘一民说道:“走,天要凉了,陪我出去散散步,再过几个月,可就散不了步了。”

    木樨地这边住了不少领导,曹禹散步喜欢离这里远一点。木樨地旁边就是永定河引水渠,顺着这条水渠走,可以走到玉渊潭公园。

    河渠的边,各种各样的昆虫在鸣叫。只不过此时此刻吹着河风,听起来倒是不觉得烦躁。

    “听你师姐说,你写了一篇特殊的稿子?”曹禹看着渠中央的黑团团,又将目光挪到了刘一民的身上。

    刘一民思考了一下,自己写的稿子就那么多,知道曹禹说的是什么:“那篇稿子是我写着玩的,跟外研社的几个留学生聊的多了,心血来潮写的。”

    《绿皮书》的进度也追了上来,上次恰好被万方给看到了。

    “说说看,你师姐从你宿舍回来跟我说,但也没讲的太清楚。”

    “讲的是一名幼年时期从美国南方逃到北方的嘿人,在北方颠沛流离的日子里,认识了一位同样落魄的音乐家。在音乐家的教育下,他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