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上本地县志了(3 / 5)
还考上了燕大。我这样说,他不同意,非得问一问小时候有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只能坐在那儿想啊想。从这以后,我开会,我都躲文化馆那帮人远远的。”
刘一民不知道老张问这个是干什么,直到出发燕京前见到了老张,才知道他是要将自己写到县志里面去。
“老张,这是不是太过了?”
刘一民打死也没想到自己也能够出现在县志上,老张自从刘一民上学后,一直在琢磨着这个事情。
“过什么过?你是咱们汝县第一个全省文科第一,考上燕大的大学生,还是作家,你现在这和名气,在咱们省排列的话,都是名列前茅,你要是上不了县志,那咱们的县志上,也没多少人能上。”
老张还将笔记本上搜集到有关刘一民的故事给刘一民看了看,老张绝对是认真了,还到自己上的初中和高中找老师聊过天。从初中和高中老师的描述来看,刘一民那个时候简直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什么身上穿的不好,吃的不好,但是泰然自若不自卑之类的话,都往上写。
刘一民看了几眼,感觉到没眼再看下去,于是将本子还给了老张:“老张,我自己看都觉得描述的不像我。”
真是人一旦成名了,做什么都是对的。吐口吐沫比别人吐的远,那你就是从小天赋异禀。
“一民,你不要谦虚,我觉得挺像你的。”
老张得意地揣起了本子放进手提包里面,又向他打探起其它的事情,问他有没有去过国家作协,里面怎么样之类的,刘一民一一给他解答。
来到文化馆,文化馆的人早已经聚到了一起,烧好了茶围坐在炉子旁,就等着刘一民的到来。
刘一民走进创作组的办公室,正对着门口的墙上挂着几份杂志,老张介绍道:“这些都是文化馆在各个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老张推开围上来的文化馆其他人,向刘一民介绍了起来,除了杂志,还有一些报纸文章。
刘一民盯着仔细看了看,当他意识到是什么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后悔看了。
《刘一民同志创作‘高考1977’的前夜》
《‘驴得水’取材地——实访解放前小学遗址》
《‘一代人’诗歌艺术价值分析——迷茫的诗坛和迷茫的时代》
《‘理想’中的刘一民同志——刘一民同志的个人文学理想分析》
关于刘一民的努力创作小故事多发于各大报纸,起到鼓励人心的作用。刘运生写的什么自己半夜起床发现刘一民还在写作,12点的星光照耀刘一民的创作之路等。书评和诗评发布在《豫省文艺》《洛城》等等杂志上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