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雨林之约(2 / 3)

加入书签

走,哪怕多挖几米,也不能破坏原始雨林的根系。”

直到傍晚,第一段截洪沟才挖完。

萧凡跪在泥水里,把防渗膜铺在沟底,指尖被树枝划开了一道小口子,渗出血珠,他却浑然不觉,只专注地把膜的边缘埋进土里:“膜一定要铺平整,不能有褶皱,不然雨水会从缝隙渗进去,冲垮沟壁。”

林夏递过来一块纱布:“先处理下伤口吧,雨林里的细菌多,感染了就麻烦了。”

萧凡接过纱布随便缠了两下,又拿起石头开始砌沟边:“等截洪沟完工再说,今晚可能还要下暴雨,得赶在雨来之前把第一段做好。”

幸运的是,当晚的雨并没有如期而至。

第二天清晨,当萧凡再次来到防护林时,惊喜地现混合好的改良土已经铺好了一半,老周正带着队员往土里撒保水基质:“这种基质能吸收自身重量五倍的水分,铺下去后,树苗根部的土壤湿度能保持在6o以上,刚好适合娑罗双树生长。”

萧凡蹲下身,抓起一把改良土——土壤松软湿润,里面还能看到细小的植物纤维,和之前的沙土完全不同。

他把一株培育好的娑罗双树苗放进坑里,小心地填上改良土,再轻轻压实:“每棵树苗之间要留两米间距,根系能充分伸展,不会互相争夺养分。”

接下来的四天,队员们几乎每天都在雨林里忙碌。

白天,他们顶着湿热的天气铺改良土、修截洪沟、补种树苗;晚上,就在科考站里整理数据,检查树苗的成活率。

卡洛斯的科考站队员也来帮忙,附近部落的印第安人听说他们在守护雨林,也主动带着工具赶来,有的帮着搬运材料,有的教他们识别雨林里的有毒植物,还有的用传统方法编织草绳,把树苗固定在木桩上,防止被风吹倒。

第五天清晨,一场小雨淅淅沥沥地落下。

萧凡撑着伞,在防护林里检查树苗的情况——大部分树苗的叶片已经舒展,有的甚至冒出了新的叶芽,只有少数几棵还有些萎蔫。

“这些萎蔫的树苗得换土,”

他蹲在一棵树苗旁,轻轻拔出根部,现土壤里还残留着少量沙土,“把根部的沙土清理干净,重新填改良土,再浇一遍生根水,应该能救回来。”

林夏拿着检测仪跑过来,脸上带着笑容:“我们检测了改良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2升到了45,保水率也达到了标准,完全适合娑罗双树生长!”

卡洛斯更是兴奋地拉着萧凡去看原始雨林边缘:“你看!

之前沙化的地方已经开始长苔藓了,苔藓能固定土壤,以后这里的土壤会越来越好。”

萧凡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原本苍白的沙地上,果然冒出了一层浅绿色的苔藓,像给地面铺上了一层薄毯。

他蹲下身,轻轻摸了摸苔藓——湿润柔软,充满生机。

“苔藓是雨林恢复的信号,”

卡洛斯蹲在他身边,“我们部落的老人说,苔藓长出来的地方,土地就会重新变得肥沃,树木也会越长越茂盛。”

离开“绿宝石盆地”

的前一天,萧凡在防护林的中心位置,埋下了第十八块“共生晶碑”

碑体正面刻着娑罗双树和苔藓的图案,背面的文字是他和卡洛斯、印第安部落长老一起写的:“截洪护土,改良新生,苔藓覆沙之日,便是雨林回归之时。”

长老送给萧凡一个用雨林藤蔓编织的手环,上面串着一颗红褐色的种子:“这是娑罗双树的种子,把它种在土里,只要有雨水和阳光,就能长出新的树苗,就像我们的约定,无论多久,都会守护这片雨林。”

“探索号”

驶离亚马逊河码头时,萧凡站在甲板上,望着那片逐渐远去的雨林。

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