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驯鹿之契(1 / 3)

加入书签

共生晶语:极光苔原上的驯鹿之契

“探索号”

穿越挪威海时,甲板上的温度计指针不断往下跳。

林夏裹着加厚冲锋衣,手里捧着驯鹿苔样本盒,指腹能摸到盒壁凝结的冰晶——这是从极光苔原科考站提前空运来的样本,叶片已经失去了原本的银绿色,边缘泛着枯黄色。

萧凡从船舱里搬来恒温箱,呵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瞬间散开:“刚和科考站的艾拉通完话,最近苔原的冻土层又融了一片,驯鹿群因为找不到食物,已经往更北的地方迁徙了。”

话音未落,远处的海平面上忽然亮起一道淡绿色的光带——那是极光苔原特有的“晨极光”

,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像一条流动的丝带。

陈禾举着相机快步走上甲板,镜头对准光带的方向:“艾拉说只有冻土层稳定的区域才会出现晨极光,我们要找的‘驯鹿坪’就在极光最亮的地方。”

老周则蹲在设备箱旁,往金属模具里倒冰水晶粉末,又加入少量星芒藻提取物,搅拌时出细碎的“沙沙”

声:“这次的‘冻土锚’得加两层冰纤维,苔原的风比南极还烈,要是被吹裂就麻烦了。”

两天后,“探索号”

停靠在苔原边缘的临时港口。

艾拉早已骑着雪地摩托等候在岸边,她穿着橙红色的防寒服,头盔上还沾着未化的雪花:“驯鹿坪的冻土层已经出现了很多‘融坑’,最深的能陷进半辆雪地车。

昨天我去巡查时,还看到几丛驯鹿苔被风连根吹走。”

林夏跟着艾拉爬上雪地摩托,往驯鹿坪方向驶去。

沿途的苔原像一块褪色的地毯,原本该铺满银绿色驯鹿苔的地面,露出大片灰褐色的冻土,偶尔能看到几株枯萎的苔草,在寒风中瑟瑟抖。

抵达驯鹿坪时,夕阳刚好落在地平线,天空中的极光渐渐变亮。

林夏蹲下身,拨开地面的碎冰,现冻土层表面有一层薄薄的融水:“这就是‘表融层’,白天温度升高时融化,晚上又结冰,反复冻融后,驯鹿苔的根系就会和冻土剥离。”

萧凡拿着冰钻在旁边钻孔,钻头刚碰到冻土层就出“咯吱”

的声响:“下面的永冻层还没完全融化,我们可以把冻土锚嵌进永冻层,再用冰纤维网把表融层固定住,防止驯鹿苔被风吹走。”

艾拉牵着两匹驯鹿走过来,驯鹿的角上还挂着干枯的苔草:“这是苔原上最老的驯鹿,叫‘银角’和‘雪蹄’,它们知道哪里的驯鹿苔长得最好。”

说着,她从背包里拿出一小把新鲜的驯鹿苔,银角立刻凑过来,小心翼翼地啃食着,眼睛里闪着温和的光。

林夏忽然注意到,银角啃食的地方,冻土层上有细微的裂纹,裂纹里藏着几株刚冒芽的驯鹿苔幼苗:“这里的永冻层应该很稳定,我们可以先在这里搭建‘驯鹿苔保护带’。”

第二天清晨,团队开始搭建冻土锚。

萧凡和老周负责钻孔,特制的冰钻在冻土层上钻出一个个深约半米的孔,再将裹着冰纤维的冻土锚嵌进去,用冰水晶黏液固定。

林夏则和艾拉一起铺设“护苔网”

——这种用吸水土衣纤维和冰纤维混合编织的网,既能挡住寒风,又能让融水渗透到冻土层,还不会影响驯鹿啃食。

陈禾拿着检测仪绕着保护带走了一圈,忽然停在一个融坑旁:“这里的永冻层下面有空洞,要是冻土锚嵌在这里,很容易塌陷。”

林夏翻出爷爷的日记,快翻阅到苔原相关的章节:“爷爷写过,极光苔原的永冻层里有‘冰核’,是维持冻土稳定的关键。

只要找到冰核的位置,把冻土锚围绕冰核排列,就能形成‘稳定圈’。”

艾拉立刻从背包里拿出“冰核探测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