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章 深海脉语(2 / 4)
快上浮!
烟囱要喷了!”
阿凯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焦急。
萧凡迅收回探头,和陈禾顺着潜水绳向上游。
途中,他回头望了一眼烟囱口,那只深海蠕虫依旧停在瓷坯旁,蓝色的晶芽已经长到了一厘米长,像在深海中摇曳的蓝色水草。
“我们还会回来的。”
萧凡在心里默念,加快了上浮的度。
回到渔船上,萧凡和陈禾立刻将取样的卤液和带有晶芽的瓷坯送进恒温实验室。
实验室里的温度被稳定在4c,模拟深海的低温环境。
陈禾将卤液滴在低温培养皿中,显微镜屏幕亮起的瞬间,两人都屏住了呼吸:画面里,一种通体蓝色、形似水母的微生物正在游动,身体周围环绕着蓝色的光晕,每遇到一根冰藻纤维,就会停下来分泌粘液,将纤维包裹成蓝色的小球。
“是‘深海脉晶菌’!”
陈禾的声音带着激动,“它能在高压环境下生存,还能将脉晶素转化为蓝色荧光,和深海蠕虫是共生关系!”
老周迅调配实验方案:第一组用纯深海卤泉卤液+深海脉晶菌+竹纤维瓷坯,第二组加入5雾竹共生晶粉末,第三组混合3冰藻彩晶粉末。
他将瓷坯放进高压培养舱,设定好3oo个大气压的环境,模拟深海的压强。
第一天,三组瓷坯上都覆盖了一层蓝色的膜,膜上的晶芽缓慢生长;第二天,晶芽长成了一厘米长的晶须,开始出蓝色的荧光;到了第五天,晶须长到了五厘米长,像蓝色的流苏缠绕在瓷坯上,在黑暗中能照亮整个培养舱。
“检测到‘高压共生结构’!”
陈禾的检测仪出提示音,“这种结构能让晶须在高压和低压环境下都保持活性,即使离开深海,荧光也能持续半年!”
老周伸手碰了碰晶须,惊讶地现它比冰藻彩晶更有韧性:“在-1oc到5oc的温度范围内,晶须都不会断裂,太神奇了!”
萧凡却注意到一个问题:晶须的蓝色荧光在海水中很醒目,但在空气中会逐渐变淡。
他突然想起林夏日记里的符号——三个光点,或许可以通过混合其他脉晶粉末,让荧光在空气中也保持稳定。
他立刻从样本箱里取出极火共生晶粉末,按oo5的比例加入新卤液。
两天后,新长出的晶须有了惊喜变化:蓝色的晶须中嵌着细小的金色光点,在空气中依旧保持着明亮的荧光,在海水中则会变成深蓝色,像把深海的夜空搬进了晶体里。
“这是‘深海焰晶’!”
萧凡举起瓷坯,晶须在阳光下折射出蓝金交织的光斑,“既有深海的静谧,又有极火的热烈,脉晶素总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林夏看到“深海焰晶”
时,忍不住用手轻轻抚摸:“这像极了爷爷日记里写的‘深海星絮’,他说深海里有会光的絮状物,能指引迷路的渔船回家。”
“我们可以用它做深海探测标记!”
陈禾立刻提议,“在深海探测时,蓝色的荧光比传统标记更醒目,能帮潜水员辨别方向。”
萧凡当即点头,当天就和附近的海洋科考站达成合作——团队负责培育“深海焰晶”
,科考站将其安装在深海探测设备上,提高探测的安全性。
就在团队准备再次下潜,寻找更多深海卤泉时,渔船上的雷达突然检测到一处异常的脉晶素信号。
“信号来自东南方向,深度三千米,范围很大,像是一片脉晶矿!”
阿凯指着雷达屏幕,语气里满是兴奋。
萧凡立刻召集团队,制定下潜计划:“这次我们带更多的瓷坯,争取培育出更稳定的深海晶须,同时寻找林夏爷爷日记里的符号标记。”
第二天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