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粮荒之救难民二(1 / 2)
这天李怀德答应的那五百斤大米送到了保卫处,张军正跟贾成,于大山商量着这些粮食要怎么分配,突然有人来报告,说有个自称卢强的人在厂门口找张军。
张军心中一动,叫上沈建国,就和贾成和于大山来到厂门口,只见一个穿着军装的男人焦急地站在大门外。
张军刚到门口,站岗的保卫战士上前道:“处长,就是这位同志找你。”
张军打量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的中年男子,这人看上去三十多岁的样子,一身绿色笔挺的绿色军装,站在那里如标枪一般笔直。
张军走上前道:“你就是卢强同志吧!我就是张军。”
卢强刚忙回道:“你好张处长,我叫卢强,京城军区,某团副团长,我这次过来是接我姑姑一家的。”
张军主动伸出手道:“你好卢副团长,我已经把你姑姑一家安排进了招待所,要不你先去我那里喝杯茶。”
卢强现在很是着急,但张军是他姑姑一家人的救命恩人,他又不好意思拒绝,就只能压下心中的焦急,跟着张军走进了轧钢厂,走进张军的办公室后。
张军几人分宾主落座,沈建国给四人泡了茶,张军这才开口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卢强听张军说,要是在晚一点,大魁的儿子就要饿死了,他就是一脸愧疚,红着眼睛道,“这都怪我,我出去执行了一个紧急任务,昨天才回来,一听到消息我就赶紧过来了,没想到让他们受这么多苦。”
张军疑惑道:“可你姑姑说他们来之前给你写过信的,你就是出任务,也应该交代给你的家人啊!这要是前天晚上我没碰到,恐怕你姑姑一家现在已经抛尸荒野了。”
卢强听了张军的问话,低下头叹了口气道:“张处长,我知道这事我没安排好,还请你带我去接我姑姑一家。”
张军看这卢强不想说,他也不是什么好奇心重的人,叫上沈建国,两人骑上摩托车,在前边带路,卢强开着吉普车在后边跟着,十几分钟后,三人就到了招待所。
等卢强看到她姑姑一家人的样子时,他跑了两步到老太太面前,一手拽下帽子,直接就跪了下来,抱着老太太哭道:“姑,我就是个畜生啊!我对不起你啊!”
卢强老家是河北沧县的,他十二岁时,一家人在鬼子扫荡时,全家人都被杀了,他是和他姑去捡柴火才躲过了一劫。
自此以后,她姑姑就带着她开始了逃难的日子,姑侄两个是靠要饭活下来的,两人要饭到河县时,卢强发起了高烧,她姑为了救他就把自己给嫁了,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救活他的侄子,还要将他养大成人。
就这样姑侄两个这才活了下来,要说两人语气也是真不错,他姑父是个老实人,自从和他姑姑结婚后,对他们姑侄那也是很好,从来没有打骂过他这个侄子,不仅没有打骂,还让他上了几年私塾,卢强在姑父家生活了四年,十六岁那年他参了军。
因为识字的缘故,人又机灵,直接就给他所在部队的营长当了警卫员,随着军工越来越高,营长的官职也是越来越高,卢强也是近水楼台,很快就提了干,先是警卫连的排长,副连长,连长,后来就下了部队当了副营长,营长,可谓是一路战功卓悦,也是一路的晋升。
49年进城后,那个团长已经是师级干部了,他老婆是京城本地的进步女青年,抱着救国救民的决心参的军,到了根据地后,经组织介绍嫁给了师长。
进城后,师长夫人看卢强这个小伙子,不仅是长相,还是前途都是好的选择,就把她娘家侄女介绍给了卢强,两个经过短暂的接触后就结婚了。
卢强知道,没有他姑,就没有他的现在,他早就不知道死在哪里了,他把他的经历也和自己媳妇说过,也一直再让自己媳妇给姑姑寄钱,在他出任务前,收到了他姑姑要带一家人过来投奔的信,出任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