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妃63(1 / 2)
若真要治长孙无忌的罪,于禁卫军内暗插刺客行刺皇子,此等罪行一旦败露,便会招致诛灭三族之重罚。然而,倘若仅是稍作警告、给长孙无忌一个小小的教训,那情况则大不相同。毕竟,现今的长孙无忌已非昔日李世民所熟知之人,若是……反倒可能打草惊蛇,令其如丧家之犬般不顾一切地反扑,如此一来后果不堪设想。
思及此处,李世民不禁脚步沉重地迈向立政殿。踏入殿门,只见其中的装潢与摆设皆与皇后在世时毫无二致。为了维持这立政殿的一尘不染以及物品的整齐有序,避免尘埃堆积,自然需要有人不时前来清扫整理。尽管殿中的物件依旧如故,但长孙皇后遗留下来的独特气息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发淡薄。
李世民缓缓移步至一幅画像前,画中女子温柔慈悲,是长孙皇后的画像,凝视着画中佳人,他口中喃喃低语:“观音婢啊,朕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辅机竟能做出这般行径。你且告诉朕,究竟该当如何处置才好呢?
那是你的母族啊,我原本是要代替你好生照顾的……”
最终,念及长孙无垢的情面,李世民给予了李恪极为丰厚的补偿。不仅将他的官职连连擢升,更是慷慨地赏赐了数之不尽的金银财宝,还特意挑选了两名姿容出众的女子送入李恪怀中。
可是,面对长孙无忌时,他却选择了另一种态度。除了在暗中加倍提防之外,表面上却是装作对所有事情一无所知。
如此截然不同的对待方式,令李恪等人十分的不满。
“哼!难道他与长孙无忌之间才有着真正深厚的情感?毕竟儿子可以有许多,但大舅子可就仅此一人啊!”李恪满心怨怼地抱怨着。
如今的李恪,常常在太子府上肆意放纵、蹭吃蹭喝。酒过三巡之后,便开始毫不顾忌地大肆吐槽起自己的亲生父亲来。
而作为兄长的李承乾,眼见着这个已然完全放飞自我的弟弟,只能无奈地长叹一声,出言劝诫道:“三弟啊,说话还是谨慎一些为好,需当心隔墙有耳呐!”
谁知李恪此刻已是醉意朦胧,根本不以为意。他用迷离的眼神斜睨着李承乾,不屑一顾地回应道:“哈哈,若是在你这太子府内所说之言都能够被传扬出去,那你这太子之位怕是早就保不住啦!”自从彻底看透了自己那位高高在上的父亲后,李恪方才深深领悟到,所谓的天家无情究竟意味着什么。在那至高无上的皇位面前,哪怕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父皇在防着太子,太子也防着父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他以前的那一点小心思,对于他们来讲就好像过家家似的。
李承乾一脸无奈地挥挥手,示意身旁的丫鬟将早已准备好的醒酒汤端过来。他轻轻叹了口气,对着眼前已经醉得不省人事的李恪说道:“你醉了,快把这碗醒酒汤喝下,然后赶紧回房休息去吧。”
李恪眼神迷离,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着:“大哥……我真的好羡慕你啊……”
李承乾敷衍道:“是是是,你就尽情地羡慕去吧。”心里却道,跟一个喝醉酒的人又何必较真呢?全当是哄小孩一般罢了。
好不容易将李恪送走之后,李承乾独自站在庭院之中,望着那轮高悬夜空的明月,心中竟生出一种恍若隔世般的不真实感。
昔日里,每当他坐在那象征着尊贵地位的太子宝座之上时,总会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如潮水般向自己涌来。那些迂腐刻板的老师们总是喋喋不休地念叨着:“您贵为太子殿下,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必须时刻谨言慎行,成为天下人的表率!”
不仅如此,面对众多的兄弟,他更是如临大敌。在他看来,似乎每一个兄弟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屁股下的那张椅子,恨不得立刻将自己拉下马来取而代之。尤其是亲眼目睹了那场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之变,看到平日里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