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梦佛赴西竺求佛典(6 / 6)
兰台石室,收藏佛经,表明郑重的意思。这便是佛经传入中国的权舆。表明眉目。
汉明帝刘庄日理万机,哪里有什么空闲工夫,研究那佛经奥义?王侯公卿以下,多半是不信佛道,当然不去顾问;只有楚王刘英身处外藩,听闻得佛经东来,意欲受教,特遣使者入都,向二位沙门访求佛法。
楚王刘英是汉光武帝刘秀庶出的儿子。母亲许美人无宠,故刘英封地较小。他在建武十五年(39年)封为楚公,建武十七年(41年)进爵为楚王,建武二十八年(52年)就国。年轻的时候,刘英喜好交接游侠之士,迎纳众多宾客。
二位沙门录经相示,楚使亦茫乎若迷,不过将如何斋戒,如何拜祭,得了一些形式,返回报告给楚王刘英。英遂照式持斋,依样膜拜,在楚宫中供着佛像,朝夕顶礼,祈福禳灾。
当初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挖得很深,挖到的都是黑灰,不再有土。整个朝廷的人都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去问东方朔。东方朔说:“我愚蠢,不能够知道这件事。”然后又说“可以去问一下西域的人”。当时汉武帝认为东方朔自己都不知道,那就很难改问其他人了。到东汉明帝的时候,西域道人进入中原,来到洛阳。当时有人想起东方朔的话,于是就试着用汉武帝时发现黑灰的事情去问西域沙门。西域道人说:“佛经说:‘天地的大劫将要结束就会有劫火焚烧。’这黑灰是劫火焚烧留下的灰烬。”人们这才知道东方朔说的话有含义。
适当永平八年(65年),汉明帝刘庄下诏,让各国犯死罪的人缴纳生绢即可赎罪。
楚王刘英准备了黄绢白绢三十匹送给国相,让他上奏朝廷说:“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
汉明帝看了以后,感到奇怪,于是下诏给楚王刘英,上面写道:“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并把这道诏书颁示给各诸侯国中傅们。
,
托在藩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绵帛,以赎愆罪。
伊蒲塞亦僧徒别名,语本天竺,桑门即沙门。
楚王刘英接得复谕,颁示国中,于是借着信佛为名,结交联通方士,创制金龟玉鹤,私刻文字,冒作祯祥。哪知后来竟求福得祸,化祥为灾,好好一位皇帝的庶弟啊,反弄得削藩夺爵,亡国杀身。有诗叹道:
无功无德也封王,只为天潢属雁行;
我佛有灵宁助逆,贪心不足总遭殃。
楚狱将起,先出了一种藩王逆案。欲知何人构逆,容待下节表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