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撞柱明忠 献图通款(2 / 4)
况为阳安侯,食邑比前加倍。至建武二十年间,徙封中山王辅为沛王,即令中山太后郭氏为沛太后,即郭皇后。又进郭况为大鸿胪,车驾屡至况第,会集公卿列侯,一同宴饮,赏赐郭况金银缣帛,不可胜计。京师称郭况家为金穴。
郭况母亲刘氏,素号郭主,至病殁时,由光武帝刘秀临丧送葬,百官大会,并迎郭况父亲郭昌的遗柩,由真定至洛阳,与郭主合葬。追赠郭昌为阳安侯,予谥曰思。这也算是光武帝刘秀不忘旧情,所以有此恩遇呢!虽属厚恩,究难补憾。话休絮烦,惟帝姊湖阳长公主,经宋弘拒婚后,总算守孀全节,光武帝刘秀格外怜悯,厚赐财物。因此公主得豢养家奴,数以百计。家奴中良莠不齐,有几个狡悍苍头,往往倚势作威,横行都市,甚至白日杀人,避匿主家,地方官不便往捕,致成悬案。会公主出外闲游,即令苍头骖乘,昂然从行。究竟不似节妇行为。雒阳令董宣,正因前案未了,屡次候着,可巧碰见了公主苍头,正是杀人要犯,便即驻车下马,拦住公主辇前,不令前行。
公主不免动怒,欲叱董宣。董宣拔出佩刀,划地有声,直斥公主纵奴为暴,罪当连坐。一面令苍头下车,词色甚厉,苍头无奈,下车谢罪。哪知董宣竟不容情,把手中宝刀一挥,将苍头劈作两段;然后放公主过去。
公主究是女流,一时不便与争,只好悻悻的驰还宫中,向帝前哭诉一番。这无知妇人不知己过,专用这般伎俩。光武帝刘秀也不禁动怒,立召董宣入,责他冲撞公主,令左右执棰挞董宣。董宣叩头道:“愿乞容臣一言,然后处死!”
光武帝勃然道:“汝尚有何言?”
董宣答说道:“陛下圣德中兴,乃令长公主纵奴杀人,如何制治天下?臣不须棰,请自杀便了!”
说着,用头撞柱,血流满面。光武帝刘秀听言辨色,也觉得董宣理直,怒气较为减少平稳下去,因此嘱小黄门(官名)将董宣扶住,不使再撞,但令他叩谢公主。
董宣不肯依谕,再由小黄门揿住董宣头,叫他对湖阳公主叩首。
董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湖阳公主顾光武帝道:“文叔为布衣时,藏匿亡命,吏役不敢至门,今贵为天子,反不能威行一令么?”
光武帝刘秀笑答道:“天子与布衣不同。”究竟是聪明主子。说至此,复语董宣道:“强项令可即出去!”
董宣依谕即出。寻复有诏嘉奖董宣守法,特赐钱三十万。董宣拜受恩赐,散给诸吏。从此董宣搏击豪强,威震都下。
董宣,字少平,陈留人,都人为作歌道:“桴鼓不鸣董少平。”后来在任五年,因病去世,年已七十四岁。有诏遣使临视,只一布被覆尸,妻子相向对泣,内室惟大麦数斛,敝车一乘,使人还报光武帝。光武帝刘秀很是感到叹惜,命人用大夫礼安葬董宣。史家因他历任守令,好刚任杀,特列入酷吏传中,虽然是尚宽禁暴的意思,但看他不畏豪强,非常廉洁,究竟是一位好官。试问古今以来的守令,能有几个似董少平呢?可为董君吐气。
光武帝刘秀待遇董宣,还算不薄,惟对着三公,却是不肯轻轻放过。自从大司徒韩歆,逼令自杀,继任大司徒戴涉,又为了太仓令奚涉罪案,失察下狱,竟坐死刑;并将大司空窦融,牵入在内,亦令罢官。独大司马吴汉,就职有年,未尝遇谴,平时谨慎小心,持重不苟,一经出师,朝受诏,夕即就道,并没有甚么留滞。至若从驾出征,或有挫失,诸将皆惶惧不安;惟汉意气自如,仍然整理器械,训勉士卒。光武帝尝使人战视,得知情状,每叹为吴公大材,隐若敌国,所以一心委任,到老不衰。汉妻孥因汉出兵,偶买田宅,汉还家诘责道:“将士在外,粮饷不足,奈何多买田宅哩?”说着,即将田宅分给兄弟外家。总计汉居官二三十年,不筑一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至建武二十年间,一病不起,光武帝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