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夫妻同心守老铺(2 / 4)

加入书签

用计。”

傍晚时分,孙二娘让张青去镇上买了些蒙汗药,又让陈阿狗烧了些空心瓷碗,碗底藏着细针。“今夜王三准会来报复,”她把蒙汗药拌进肉馅里,“咱就用包子‘招待’他。”

三更刚过,铺子外传来马蹄声,王三带着十几个税丁,举着火把闯进来。“把人都捆了!”他穿着件绸缎衫,手里把玩着个铁球,“敢打我的人,活腻了!”

税丁们刚要动手,孙二娘端着两笼包子出来:“头领息怒,小妇人备了些点心,给弟兄们垫垫肚子。”

王三闻着肉香,咽了口唾沫:“算你识相。”他拿起个包子就往嘴里塞,税丁们也抢着吃,没一会儿,就头晕眼花,瘫在地上。

“你……你这包子里放了什么?”王三指着孙二娘,话没说完就倒了下去。

三、同心破局

天亮时,朱都头带着衙役赶来,见满地瘫着的税丁,眉头一皱:“孙二娘,这是怎么回事?”

孙二娘把王三抢鸡、加税的事说了,又让张寡妇等人来作证。朱都头听得直咬牙:“这王三,真是无法无天!”他让人把税丁们捆了,“俺这就把他押回县衙,按律处置!”

乡亲们拍手叫好,王老汉往灶里添了把柴:“还是孙当家的有办法!”

张青望着众人,突然笑了:“这铺子能守住,不是俺们夫妻俩的本事,是大家齐心。”他往蒸笼里添了些面团,“今儿个包子管够,算是谢大家帮忙。”

孙二娘往灶里添了把柴,火苗映着众人的脸,暖融融的。她知道,这老铺就像这灶膛里的火,只要大家齐心添柴,就永远不会灭。

朱都头押着王三等人走时,日头刚爬过黑风岭的山尖,把铺子的木窗照得发亮。孙二娘正蹲在灶前翻检柴火,指腹蹭过块松柴的裂纹,里面藏着的松脂被晒得发软。“当家的,把那筐新收的绿豆倒出来晒晒,潮得快发芽了。”

张青搬着绿豆筐往门口走,筐沿的麻绳勒得手心发红:“王三虽被抓了,可他毕竟是高俅的远亲,怕是关不了几日就得放出来。”他把绿豆摊在竹匾里,豆粒滚得“沙沙”响,“得想个长久法子。”

孙二娘往灶里添了把柴,火苗舔着锅底,把蒸笼里的水汽催得“呼哧”响:“长久法子就是把这铺子守住,让他知道十字坡的人不好惹。”她从案上拿起个面团,在手里揉得光溜,“就像这面,越揉越筋道,越不容易散。”

正说着,陈阿狗抱着个瓦罐来了,罐里装着新熬的酸梅汤,罐口蒙着层粗布。“孙二娘,俺娘让俺送些酸梅汤,天热,解解暑。”他往铺子里扫了圈,见竹匾里的绿豆,眼睛一亮,“这绿豆好,俺家窑上的伙计总喊渴,能不能换些?俺用新烧的茶碗换。”

孙二娘舀了碗酸梅汤递过去:“换啥?拿些去。”她往陈阿狗怀里塞了把绿豆,“让你娘熬点绿豆汤,给伙计们喝。”

陈阿狗刚要走,就见王老汉领着两个妇人来,手里挎着篮子,装着新摘的黄瓜、茄子。“刚从园子里摘的,鲜得很。”王老汉把篮子往石桌上一放,“听说王三被押走了,俺们合计着,把税卡那片空地开出来,种些杂粮,冬天好给孩子们熬粥。”

妇人里的张寡妇抹了把汗:“俺家那口子生前是种庄稼的能手,他说那片地土肥,种啥长啥。”她往灶里添了把柴,“孙当家的,你们要是不嫌弃,俺们来帮忙做包子,也算尽份力。”

孙二娘望着众人,突然觉得这铺子不止是卖包子的地方,倒像个聚宝盆,进来的是菜粮,出去的是热乎气,把人心都焐得暖暖的。她往蒸笼里撒了把面粉:“那敢情好,正好俺一个人忙不过来。”

午后,日头更毒了,铺子里却热闹得很。张寡妇揉面,王老汉的婆娘摘菜,孙二娘掌勺调馅,张青往灶里添柴,陈阿狗在一旁帮忙烧火,火苗“噼啪”响着,混着说笑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