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清风山三雄救宋江(2 / 4)

加入书签

寿见状,也各执兵器上前,屋内顿时乱作一团。

宋江见双方交手,忙喊道:“住手!我乃郓城宋江,并非官府中人,还望三位头领停手说话!”燕顺正与杜迁交手,闻言心中一震,手中蛇矛停在半空,喝道:“你说你是宋江?可有凭证?”

宋江道:“我因浔阳楼题诗,被黄文炳陷害,多亏晁盖哥哥率梁山弟兄劫法场相救,如今正要回郓城接老父上山。若三位头领不信,可去梁山打听,或看我背上刺的‘忠义’二字。”说罢,解开衣襟,露出背上的刺青。

燕顺凑近一看,果见“忠义”二字墨色鲜明,心中又惊又喜,忙丢了蛇矛,跪倒在地:“小弟燕顺,不知是宋公明哥哥在此,多有冒犯,还望恕罪!”王英和郑天寿见状,也连忙放下兵器,跟着跪倒:“小弟王英(郑天寿)拜见公明哥哥!”

宋江连忙扶起三人,笑道:“三位头领不必多礼,我久闻清风山三位好汉行侠仗义,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燕顺道:“哥哥过奖了,我等不过是杀富济贫,怎及哥哥在江湖上的威望?若不是哥哥自报家门,险些误犯了大错。”

当下,燕顺命喽啰将张老汉夫妇扶起,又赔了些银两,安抚了几句,随后请宋江等人上清风山歇息。众人出了草屋,雨已停了,燕顺引着宋江一行往山上走去。这清风山山势险峻,路径曲折,行至半山腰,只见一座大寨门,上书“清风寨”三个大字,两旁立着数十个喽啰,见头领归来,齐声呐喊。

进了山寨,燕顺请宋江等人入聚义厅坐定,命人摆上酒肉。席间,燕顺道:“哥哥此去郓城接父,路途艰险,官府必定四处设卡捉拿。小弟有一计,不知哥哥愿否一听?”宋江道:“头领请讲。”

燕顺道:“离此不远有个清风镇,镇上有个都监姓刘名高,此人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手下有数百官兵。他近日正因江州劫法场一事,四处搜捕可疑之人。哥哥若贸然前往郓城,必经清风镇,恐遭不测。不如小弟与王英、天寿两位兄弟,率些喽啰,扮作官军,护送哥哥过镇,如何?”

王英也道:“哥哥放心,那刘高是个酒囊饭袋,只要我等拿出假公文,他必不怀疑。”郑天寿亦附和道:“我等愿为哥哥效犬马之劳。”宋江闻言,拱手道:“多谢三位头领相助,若能平安过镇,宋江感激不尽。”

次日一早,燕顺选了五十名精壮喽啰,换上官军服饰,又伪造了一份济州府的公文,命王英扮作都头,郑天寿扮作虞候,自己则扮作统制,护送宋江等人下山。临行前,燕顺又叮嘱山寨中喽啰,若三日内不见众人归来,便速往梁山报信。

众人行至巳时,便到了清风镇。这清风镇虽不大,却十分热闹,街上行人往来,店铺林立。镇口设有关卡,十几个官兵手持长枪,盘查过往行人。王英上前,递上假公文,喝道:“我等乃济州府差来,护送重要人犯前往郓城,尔等速速让开!”

那守关的头目接过公文,看了看,又打量了宋江等人一眼,见宋江被“官军”簇拥着,神色平静,不似人犯,心中起了疑,却也不敢多问,只得挥挥手,让众人过关。

过了关卡,众人往镇中走去,忽听街边传来一阵哭闹声。宋江探头一看,只见几个官兵正拉扯一个年轻女子,那女子的父亲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官爷饶命,小女并非歹人,求你们放过她吧!”

王英见状,怒火中烧,正要上前,被燕顺用眼色制止。宋江问道:“这是为何?”一旁围观的百姓低声道:“这女子是镇上张屠户的女儿,生得美貌,被刘都监看中,要抢去做妾,这是来强抢民女的!”

宋江闻言,眉头一皱,对燕顺道:“刘高这厮,竟敢如此无法无天!我等若袖手旁观,岂不愧对‘好汉’二字?”燕顺道:“哥哥所言极是,只是我等此刻扮作官军,若贸然动手,恐暴露身份。”

王英忍不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