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零序列编号13:皆无(1 / 5)
堆积了四年杀意的张持国一朝爆发,深受猩红影响,只想杀个人来过把瘾,偏偏这三位独立调查员,也没有一个简单的,反而牵制住了他,始终无法得手。
而越是无法得手,这股子杀意便越强烈,骤然察觉到了某个地方...
韩溯把那片金属残片放进衣兜时,指尖传来一阵微弱的震颤,像是它还在回应某个遥远频率。他没有回头去看楼下的街道,但能听见孩子们的脚步声在清晨的阳光里跳跃,像一串串未被编译完成的代码,在空气中轻盈地碰撞。他们不再害怕梦中的声音,反而会醒来后认真地画下昨夜见过的画面:一只眼睛长在鸟翼上的生物,站在开满蓝花的废墟上唱歌。
他缓缓闭眼,任风穿过发间。这世界已不再需要解释一切。真相太多的时候,人反而会失语。而沉默,成了最接近真实的语言。
几天后,毕飞带来一组新数据??来自“初源碑”铭文激活后的全球脑波监测图谱。令人震惊的是,所有接受过容器训练的人,其θ波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同步现象,仿佛某种古老的共振机制被重新唤醒。更诡异的是,这种同步正以每年增长1.7%的速度向普通人群扩散,尤其集中在八岁以下儿童中。
“这不是感染。”宋楚时看着投影屏上的曲线,声音低沉,“这是遗传。”
“意识的遗传?”毕飞皱眉,“可我们不是原生体,我们是复制品、整合体、失败品……我们的基因里根本没有‘传承’这一项。”
“所以问题就在这里。”宋楚时转向韩溯,“你母亲留下的档案说你们是‘双生容器’,但没说这个状态是否可延续。如果量子纠缠态真的能跨越轮回保留记忆痕迹,那它会不会也能通过某种非生物学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比如……情感共鸣?”
韩溯想起那个撞到他腿边的小女孩,她说:“你眼睛里有星星。”
那一刻,他以为是童言无忌。现在想来,或许她是真看见了什么。
当天夜里,他再次打开了母亲的录音,从头听了一遍。这一次,他在那段断续电流声的末尾捕捉到了一丝极细微的杂音??像是婴儿啼哭的回响,被压缩在0.3秒内,几乎无法察觉。他用频谱分析工具拉伸放大,最终还原出一句模糊的话:
>“他还活着……在别的线里。”
韩溯猛地站起身,心跳如鼓。
别的线?哪一条?
他立刻调取“认知偏差事件”的全部记录,筛选出所有涉及“孩子”与“未来景象”的案例。结果令人窒息:全球共报告43例儿童准确预言自然灾害的事件,其中27例发生在系统崩溃之后;另有19人描述过“另一个自己”的存在,称“我在昨天还没出生,但我记得昨天的事”。
最蹊跷的一起发生在上海郊区。一名五岁男孩连续三周每晚写下一组数字,起初家人以为是涂鸦,直到第21天,这些数字被破译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