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山音风信(2 / 3)
地的花的颜色,可能不一样,感受自然也有偏差。
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身心的内外结合,就是需要肉体和灵魂的共同发力,才能够攀登到这种境地,而这里,仅仅是通过一阵风的外在因素的单一吹拂,于天就进入了一种佳境。
可见潮灵山的山风,确非浪得虚名。
这就是出神阶段,于天没有做任何的努力,山风就直接将如一片纸张的他,吹动的带入了这种佳境。
当然,人们都受到了山风的吹拂,但进入的佳境也是不同的,因为人本身的根基,境地的水平层次不同,所以这种境地也会有偏差。
就像这山风,不可能将一个满嘴只会喷粪的专家,带到口吐咖啡芬芳的境地,否则,你不是让母猪上树嘛。
当然现在的专家发明了水稻上山,或许哪一天他们灵光一现,用屁股想出让母猪上树的办法,也未尝不可。
于天就这样的游荡在其中,宁静,平和,安然,恬淡,清新,空灵,唯美,纯真…
像嫩肉的鲜美,像清水的甘甜,像云朵的纯洁,像晨曦的朝露,像女子肌肤的白净…
于天就这样自在的遨游,也不知过去多久,忽然他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不是因为厌倦,而是因为,意犹未尽的不能尽兴。
就像是在燥热的夏天停止了手中的摇扇,没有了刮动的可以消暑的清凉,由此而感到的不能降温的烦躁。
于天找到了缘由,他发现自己正在从佳境的高处缓缓向下降落,与此同时,他感受到了周围风的冻结。
从山谷内吹来的风,停止了。
就像性的高潮退却后的乏味和倦怠,这种向下降落的差距,难免让于天心生出恋恋不舍和徘徊辗转,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懊恼。
不过很快,再起的一阵风,填补了他降落时的烦闷,到达了第二个阶段,入神,是由回潮的山风带来的。
出神时的山风,是从峡谷深处,静谧的根源吹动而来的,带着无人之境的神秘和深邃,还有悠远的空灵,像是一个涉世未深清纯可爱的俏皮小姑娘,和着翠铃般笑意吟吟的欢声,欢跳着走来。
当这阵风吹过不久,就会引起回潮,也就是会从峡谷外吹起一阵风,回流到峡谷内。
在山风回流的阶段,也就是入神的阶段,也是吹风者从佳境中缓慢降落,渐渐醒来落入泥潭的阶段。
而回潮的风像是一个缓缓归来的一个红尘女子,是妖而不魅,魅而不惑,惑而不堕,堕而不俗,有一丝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味道在里面。
只是因为那纯净的,像是一匹白布一尘不染的风,被红尘的颜料浆洗过一遍,沾染上了世俗的味道。
其中刮动着的,有天的蓝,云的白,花的红,柳的绿,虹的彩,阳的晴,月的阴,心的黑,屎的黄,灯的红酒的绿…
有鸡的鸣狗的吠,有猫的喵,虎的啸,鸟的啾,哗的喧吵的闹,叫的骂,哭的喊,喜的笑,蹦的跳…
有蜜的甜,柠的酸,盐的咸,瓜的苦,椒的辣,肉的鲜,水的淡…
有饭的香,屎的臭,尿的骚,烟的呛,血的腥,柠檬的新,浓的烈,淡的清:
人的丑,人的美,人的喜,人的怒,人的哀,人的乐,人的爱,人的恶,人的欲,人的悲,人的欢,人的离,人的合,人的苦,人的愁,人的甜,人的笑…
人生百态,世事无常,对错好坏,都被裹挟进风里,随着她的脚步,从红尘的深处,泰然自若的走出来,成为一张巨大的镜子,照亮每一个被风吹动的人。
这并不是像思想爱国奉献教育一样一种打针式的强行灌输,而是你看了一个电影,比如《树先生》或者《隐入尘烟》,又或者你看了莫言或余华的一本小说,使得你在受到感同身受的撞击的同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