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高大人(3 / 4)
目的是达到了。
就像官府不管办不办公为不为民,楼得先高大雄伟;医院不管治不治病救不救人,楼得先高大雄伟;学校不管教不教书育不育人,楼得先高大雄伟。
形象,懂吗,格局,懂吗,风范,你懂吗!
胡思乱想中的于天,忽然被一阵嘈杂声震醒,他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圣陵城前的广场之上。
这是一个巨大的广场,上面的人头像土地里的尘土,密密麻麻的拥挤着,让原本广阔的空间,蒙上一层窒息感。
其中人们的唉声叹气,小孩子的啼哭声,人们像临死的老人不自觉的哼哼声,腥臭味,狐臭味,腐臭味。
一股脑的卷进广场上空,如苍蝇的哼哼,如飞机的轰鸣,搅成一团,经久不散,使得整片空间更加的烦躁,更加的沉闷。
穿过人群,于天一眼看到的,是位于广场中央的那个有着九级阶梯的高台,上面鹤立鸡群的竖立着一块醒石碑,写着由前国主亲笔题写的“冥神上一”。
石碑前有一个石台,上面长年云雾缭绕,灯火通明。
下到台阶尽头,是一个巨大的青铜鼎,里面是用来焚纸融金,供奉冥神用的。
每年开春时节,亓冥道人会在这里举行祭祀,号称“请冥神”。
就是将冥神,从圣陵城中的冥神殿里请出来,进行祭拜,一来答谢冥神保佑去年的国泰民安,二来请求冥神在来年当中,继续佑护耘丘风调雨顺,保佑百姓一帆风顺。
请出来冥神之后,当有人想要求冥神请 愿,不必高山远水的亲临圣陵,只需要在每个村落当中的冥神堂,上缴供奉,虔诚叩首,照样可以请冥神,可以请 愿遂愿,得到冥神的庇护。
此时并不是开春时节,所以这里用全副武装的士兵守卫着,空旷的祭坛上,由此显得甚是荒凉。
在层层兵甲之外的地上,摆放着一堆乱七八糟的物件,什么金银细软,什么破布手绢,衣裳首饰之类的,充当着贡品。
时不时的有人上来,匍匐在地的将一个对他来说十足珍贵,对他人看来不屑一顾的玩意,献给冥神。
边上的人群,都统一的面朝石碑跪倒在地,随着他们双臂有节奏的挥舞,发出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呐喊:“恭请冥神,恭请冥神…”
这些凡夫俗子,是没有资格和冥神比肩,和天地争高的,当然也不配到祭坛上祭拜。所以他们只能够高山仰止,远远的祭拜请 愿。
广场上更多的人,并没有加入到请 愿的祭拜行列。其实他们在一到来的时候,就已经祭拜过了,那一大堆的贡品当中,就有着自己的心意。
无奈他们已经欢呼了好几天,将前几天吃下肚去的稀粥消化成嘶哑的嗓音,也没有见到冥神的显灵,他们已经被饥饿折磨的筋疲力尽,连呼吸都费力,哪里有气力高呼。
由此广场上的人们,或站或坐,或倚或躺,他们无一不是土黄色的脸,不知道这是原有的淳朴颜色,还是头顶骄阳的涂抹,总之每一个都是愁眉不展,垂头丧气。
破旧脏乱的衣衫,虽然遮住了身为高贵的人的最后一丝的尊严,却也将人装扮的没有了那份应该有的体面。
更可怕的是他们表现出来的那副死气沉沉的状态,给生命一种压抑,给精神一种摧残,给鲜活一种死亡。
于天看着与人间炼狱格格不入的金碧辉煌,楞愣愣的出神。
想要救助的人,却无能为力,有此能力的人,却无动于衷。难道良知和能力,真的呈反比吗?
于天不懂。
更让于天心惊的是,从广场的外围,窜出三个士兵,在人群中一番横冲直撞,停在了一个躺倒在地昏迷不醒的老人身旁。
为首的官兵不闻不问不管死活,只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