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开饭了(2 / 3)
下,他装作若无其事的瞟了一眼不远处的师母,还好,她正在和香雪认真的说着手中打理的菜的各种禁忌和多吃的好处,并没有注意到自己,不然,免不了又是一顿的数落和白眼。
于天将断裂的一头丢在地上,眼神仔细的在丝线的断裂处寻找,可就像急着用胶带时找不到头一样,一点断裂的痕迹也没有。
没办法的于天换到豆角的另一头,将其掰断后轻轻一扯,这边的丝线被完整的扯下来,说明不是这只豆角的原因。接着他又返回另一侧,和断裂的那边做着苦苦的斗争。
试了许多办法,于天都无法将残留的丝线扯下,这在他心中膈应成了结,仿佛这跟豆角,带上了某种残缺的耻辱,让他匆忙的将其混在收拾好的豆角当中,丢进了盆子里。
由此他有一种预感,到时候师母会吃到这个没有将丝撕扯干净的豆角,在发现后再劈头盖脸的骂自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顿。
不过所谓熟能生巧,在和豆角的一番纠缠后,也算是掌握了一些拿不出手但也算受益颇多的诀窍。
比如当你左手去掰这头,让它带着旁边的丝向下拉扯的时候,拿着豆角主体的右手要带着它做向上迎合的动作,而且一定要轻柔,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就像热恋中的男女在一方表现出暧昧意思的时候,另一方要尽可能主动的配合,比如一方扬起脖子伸出下巴来示意,对方必须毫不犹疑的迎上去主动的亲吻一番,稍有怠慢或者态度不端正,都可能成为对爱情不忠的嫌犯,从而就像这豆角的丝一样从中扯断,成为自己爱情史上一段夭折的教训。
也可能脚本就是这样写的吧,这个豆角的这一段丝线注定是要跟豆角的本身一起下锅的,无论你怎样的挣扎,都还是这样的结局,就像拼了命的想要得到某些东西,命中本就没有,脚本本就是错过,再怎么勉强也是徒劳,那就这样的随他去吧。反正都是长在豆角上的,苹果皮也是皮呀,都可以吃的,为什么非得撕扯掉呢?
我知道你又会说香蕉皮也是皮,于天无话可说,因为于天本身的想法就站不住脚。
不过只要能够取得心安理得的效果,你管它这个安慰到底是真是假呢。
于天将一根再次被扯断丝线的豆角极其不负责的丢进盆子里,顺手从篮子里拿出一个,正准备下手从一头拉扯时,于天留意到豆角嫩绿的表皮外面粘连着一些黑色的点点。
于天伸手擦了擦,发现抹不掉,不是后天粘到上面的污渍,而是像皮肤溃烂一样长在了上面。
这让于天心中产生了一种膈应,倒不是洁癖,毕竟于天生活常态中的邋遢并没有让他干净的获得如此的殊荣,更像是一种杯弓蛇影的疑心。
一部分是这种心理因素在作怪,觉得腐烂的皮肉相连的部分,总是或多或少的沾染上了腐烂的变质,就这样吃下肚里去,就算不会获得蝴蝶效应的真实危害,他心里这道坎就过不去,甚至比吃下一只苍蝇还要难受。
另外让于天如此直接的,多少有着美好社会肤浅价值的残害。那里的人们虚华敷衍草率,总是一味刁钻的以貌取人,皮相之见,使得于天也有了这种过于着重于表面的肤浅认知。
有的时候可以由外表辅助的判断一件事物,比如看到苹果腐烂的外皮,看到面板上的霉菌,都可以作为变质的依据。
但于天的肤浅远不止于此,已经到了冥顽不灵的地步,在待人待物方面目光短浅孤陋寡闻,由于之前总是在课本上,接触的人不多,表现的没有怎么强烈,但在这里,他将只有一点黑点的豆角,都给掐掉的扔掉,也不管到底真正的能不能吃。
就这样,在择豆角的过程中又增加了仔细检查豆角品质的过程,使得他原本缓慢的进度,更加的拖拉。
“还没有摘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