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盛汤(4 / 4)
当中,一个弱小的归魂所带着的一个正常的属于他的眼神。
于天也冲他笑着,两只胳膊倚着土台,静静的看着他将那碗一饮而尽。
那小孩笑眯眯的双手将碗托着踮起脚尖吃力的递向于天,于天赶紧伸手接了过去。
只看到那小孩在重新双脚落地后,还用着胖乎乎的小手随意的在嘴角抹了抹,依旧是冲着于天嘿嘿一笑,径直的走下桥去。
于天看着他一步,一步,跌跌撞撞的走下桥去,一直消失在黑暗中。
于天真的不知道该为那小孩子感到悲哀还是庆幸。
如果说人最终都会死去的话,那么活着的意义,不就是去经历,去感受吗?
无论是苦乐的哪种,品尝过就是一种生活,至少不应该在他还没开始的时候就结束,在他还没真正享受世界的时候就终结,如果是那样,那么这样做的意义到底何在?
让别人笑着看到他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又哭着送他离开,从喜到悲,从有到无,徒增一地的悲伤,然后呢,意义何在?
于天越想越迷糊,如果这样想不明白那就应该为他感到庆幸喽?
很庆幸他来这个世界的昙花一现?庆幸他走的时候没有被世界的浑浊所侵蚀,庆幸他走的时候依然单纯至真,眼眸里依然如星空般璀璨?庆幸他没有忍受任何的苦难,没有受到任何的悲痛的困扰?
之后呢?
你让人家来到这个世界,别说有什么懵懂的青年,奋斗的壮年,安然的老年,你就连玩乐的童年都给残忍的剥夺掉了,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让他诞生,直接不让他出生不让他来到这个世界不就行了,如果让他来到了这个世界,又为什么不让他好好享受呢?
世间的悲苦,有生不逢时,有时运不济,有命途多舛,苦难我可以去忍受,悲楚我可以照单全收,这些都可以,但是最让于天叫骂的,莫过于岁不当岁,那就是这个年纪承受了本不是这个年纪应有的悲催。
生病死亡发生在迟暮的老人身上无可厚非,对于他们经历的年岁无非是多了几声的悲叹和残喘的挣扎,但是就怕发生在年轻人身上,更可怕的是发生在年幼孩子身上,一句“他还年轻呀”,“小小的年纪”,多么的无力,多么的可悲,多么的混蛋。
于天越想越气,他看着眼前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的归魂,他不知道造物主是怎么样把这些人区分开的,是像玩游戏一样投骰子随机选中的,还是彩票一样的统计学,还是原本这些人就像是被下了诅咒一样背负上了所谓的命运,而应当有如此的混蛋逻辑?
如果不是,那他心中至少应该有一杆秤来衡量,但是来评判这架天平平衡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于天确是想不明白,就连给归魂们盛汤的动作都带了些许愤愤不平的烦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