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秘鲁纳斯卡地画的星轨引导阵(本故事纯属虚构)(1 / 3)
无人机悬停在海拔1200米的荒漠上空,林晚秋放大红外成像屏幕上的螺旋状地画。那些赭红色沙砾构成的线条在热感应下呈现出诡异的蓝紫色脉络,宛如某种巨型生物的血管镶嵌在秘鲁高原的皮肤上。
"北纬14度41分,西经75度10分,"她报出坐标时,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手机壳里嵌着的半片青铜符,"热异常区域正好对应《步天歌》里'奎宿十六星,腰细头锐尾'的描述。"
张三昊踩着沙砾走向地画边缘,初授箓的法衣被秘鲁寒流卷得猎猎作响。他弯腰拾起一块棱角分明的安山岩,石面天然形成的纹路竟与随身携带的《二十八宿星图》上的心宿图案分毫不差。"萧凡的卫星遥感没骗人,"他屈指弹了弹石块,石屑簌簌落在地画线条上的瞬间,整座山谷突然响起蜂鸣般的共振,"这些地画不是刻在地上,是嵌在岩层里的星轨接收器。"
林晚秋的平板电脑突然弹出天玑APP的紧急提示,屏幕上自动生成的三维模型正将纳斯卡谷地的三十多幅地画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周天星图。其中巨鸟地画的喙部恰好对准北斗七星的天枢位,而蜘蛛地画的八只足肢则精准对应着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的排列角度。
"1940年发现这些地画时,考古学家说它们是外星人跑道,"她调出资料库里的航拍图对比,"现在看来,更像是某种...跨文明的天文观测站?"
话音未落,张三昊手中的安山岩突然迸出火星。他急忙踏起禹步,左脚踩"井"字格、右脚划"艮"卦象,这是初授箓修士调动御物术的基础步罡。随着步法加快,散落在地画周围的碎石开始悬浮,在他身前组成一幅不断旋转的微型星图。
"嗡——"
当碎石组成的斗柄指向巨鸟地画的眼睛时,荒漠地表突然裂开细密的缝隙,淡蓝色的荧光顺着纹路流淌,如同给大地注入了液态星光。张三昊低头看向自己的掌心,初授箓时天师府赐的北斗符正在发烫,符上"天枢"二字的朱砂竟顺着皮肤纹路渗入血脉。
"是天枢符的共鸣!"林晚秋举着光谱分析仪冲过来,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波形与她母亲日记里记载的"北斗七符共振频率"完全吻合,"你看这个能量峰值,和亚马逊雨林找到的残片数据一致!"
张三昊突然想起师父闭关前的叮嘱:"天玑七符散落四海,非有道者不能聚之。天枢主旋,动摇则周天失序。"他咬破指尖将血珠点在安山岩上,石块立刻像被磁化般吸附在地画的关键节点。三十米外的猴子地画突然亮起荧光,猴眼位置的光斑竟投射出清晰的星轨动画——画面里穿着道袍的东方人与身披羽毛的玛雅祭司正围着篝火绘制星图,篝火上方悬浮的正是此刻握在他手中的同款安山岩。
"他们在...校准星象?"林晚秋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她快速翻阅母亲留下的《祝由科密卷》,其中一页用朱砂绘制的符图赫然就是纳斯卡地画的简化版,旁边批注着一行小字:"南蛮有星图,与北斗共鸣,可通幽冥。"
这时,天玑APP的AR功能突然自动激活。张三昊透过手机屏幕看到的不再是荒漠,而是重叠在现实之上的星空幻象——巨鸟地画的翅膀变成了银河的悬臂,蜘蛛地画的腹部浮现出二十八宿的名称篆刻,而所有地画线条交汇处都悬浮着半透明的符箓,符箓上的篆文一半是道教的云篆,一半是玛雅的象形文字。
"得让这些星轨重新转起来,"他打开APP的符箓编辑器,手指在屏幕上勾勒出融合了星图与电路纹的新符形,"但需要同时激活七个关键节点,单凭御物术做不到..."
林晚秋突然举起平板电脑:"我有办法!"她调出的无人机群控界面上,十二架搭载着微型投影仪的无人机正待命起飞,"把你的AR符箓上传到系统,我们用无人机阵列投射!"
↑返回顶部↑